心 靈 蜜 語

 

3/2023

就算再好的理念/知識,若都是在頭腦上,

這並不等於你能做到!

所有治療都發生在身體及情感的經驗上,

否則你沒可能獲得真正的療癒!

阿瑪諾.舒美陶

(Amano Sumito)

 

  除特別註明外,作者 ( 孫廣和 ) 擁有「心靈蜜語」文章的版權,如需轉載,

請電郵申請同意,謝謝! ★

 

 

45   生命原點中心正式踏入第 16 年,16 件值得興奮 / 難忘 / 感恩的事!

44   生命原點~表達性及身體心理治療中心正式踏入第 14 年了

43   見證非主流心理治療在香港的發展!

42   個人英雄之旅 (Hero's Journey) 的心路歷程

41   一根小草

40   舞動治療工作坊後感

39   我們為何容易有壓力?

38   讓自己有意識地瘋起來!

37   療癒自己~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36   童年情緒創傷的不良影響

35   身體每處的不適都與你的信念有關

34   如何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

33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她存在於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內

32   情緒排毒 ~ 深刻的情緒療癒體驗

31   身體導向情緒健康的十二種技法

30   內在小孩的詩篇(二) ~ 我的生命將會不一樣!

29   內在小孩的詩篇(一) ~ 你比一切都珍貴!

28   將生命的珍貴品質承傳下去!

27   舞動心靈~身體療癒你的心靈

26   何謂「生物能治療」?( Bioenergetic Psychotherapy )

25   內觀藝術整合 ( Mindfulness-based Art Synergy )

      ~一種啟動「內在療癒師」的情緒治療整合模式

24   情緒的能量等級

23   人體的肌肉盔甲 ( Muscular Armoring )

22   情緒療癒的十二種臨床智慧!

21   從多宗醉酒後犯案及暴力事件說起,看人性裡的陰暗面…

20   人生的兩個轉捩點:從傳統輔導模式走向表達性心理治療及身體導向心理治療

19   心靈活動彷彿成為一種逃避接觸傷痛情緒/回憶,甚或避世的方法!

18   對導師的理想化投射

17   對情緒釋放的八大誤解!

16   縱使遇上失去/衝突,受苦時間會縮短.....

15   偉大的寧靜及無比的放鬆

14  有不少人問我:你為何這麼低調?

13  對非主流心理治療充滿誤解甚或偏見!

12  傳統的心理輔導/治療工作者值得反思 !

11  治療藝術的世界像萬花筒,色彩變化萬千!

10  只有外籍導師才有水準 ?

9  推動本港非主流的治療藝術 (Healing Arts),培訓本地治療師!

8  案主是否準備好去面對?

7  讓我們為生命服務!「生命原點」兩歲啦!

6  生命原點的使命

5 「生命原點」一歲喇!~實在有太多值得感恩的地方 ...

4  對情緒釋放的恐懼

3  情緒釋放只是治療的第一步 

2  推動「擁抱內在小孩、成為自己父母」運動!

1  帶著防衛來保護曾受傷的自己

 

 

45. 生命原點中心正式踏入第16年,16件值得興奮/難忘/感恩的事!

 

1)  中心擁有一個古董的網頁,16 年前的設計,稀有品種,難得一見。
2)  中心從來沒有申請任何基金作營運,自負盈虧,精簡行政程序。
3)  自 2008 年起,中心一直在香港推動情緒健康及非主流心理治療藝術,是內在孩童療癒 ( Inner Child Healing )、動作心理治療 ( Movement Psychotherapy ) 及身體心理治療 ( Somatic Psychotherapy ) 的先行者之一。
4)  2012 年,舉辦香港首個四年[美國舞動治療核心培訓課程]。同年,舉辦香港首個三年[哈科米正念取向身體心理治療]專業培訓。

5) 2008年出版「生命原點 ~ 一個治療師與身心靈的親密對話」紀念中心的成立!「這本書在十六年前寫下,直到現在,我還沒有半點想修改書中的內容。書中每一段說話,都包含著對生命成長/療癒的智慧洞見,是一本跨越時空的身心靈成長的作品!」

 

6)  成功舉辦一年二十天[舞動‧療心:二十個生命主題~正念舞動治療 + 擁抱你的內在孩童]深度療癒課程。2023 年將舉辦第四屆。
7)  2020 年,中心參與東華三院安老服務部、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有關「舞動耆跡及福樂滿心用於抑鬱症狀長者的活動評估效度研究」,出版一套[身體動作介入改善長者抑鬱情緒]的工作手冊。
8)  2020 年,成立華人身體心理治療學會 Chinese Society of Body Psychotherapy (CSBP),從身體心理治療 (身體心理學) 的視角下,促進社會人士及心理健康工作者對身心健康、情緒或創傷療癒的認識及運用! 2023年3月,學會名稱更改為:華人動作及身體心理治療學會 (Chinese Society of Movement & Body Psychotherapy - CSMBP)
9)  中心主辦的課程為「社工註冊局社會工作者自願持續專業發展計劃」認可學分 (CPD Social Worker),舞動治療課程為「德國舞動治療師協會」認可學分。
10)  在臨床個案中累積不少經驗及成效,包括處理各種創傷:PTSD, Complex PTSD, Developmental, Relationship & Shock Trauma。

 

11)  中心 / 創辦人曾為超過八十間機構提供員工培訓或服務使用者工作坊,並在中國、臺灣及澳門帶領工作坊及學術研討會中發表多篇論文。
12)  創辦人累積近二十年的經驗,由 2008 年「動態式減壓與情緒管理 」發展至 2020 年「身體取向情緒調適技法」(Somatic-based Emotion Regulation Techniques - SERT),深受社福機構同工歡迎。2023 年底,將舉辦 「身體取向情緒共同調適技法」(SECT) 課程。
13)  創辦人曾為七個國際專業心理治療課程任「助教」,支持助人工作者專業成長。
14)  創辦人是首位華人在[美國身體心理治療協會]註冊臨床及身體治療師。
15)  2009 年,創辦人獲「第三屆世界自然醫學高層論壇」頒授「優秀自然醫學專家獎」,並發表論文,題目為:[身體導向情緒治療法]。
16)  在香港這個高度競爭,對私營社會服務機構 帶有「差別對待」的環境下,能保持初心,默默耕耘,按著自己的節奏、有限的資源,一步一步實踐中心的夢想及服務使命!

 

 

44. 生命原點~表達性及身體心理治療中心正式踏入第14年了!


由始至終,中心網站用了13年,可說是 [古懂] 網頁!
由始至終,中心沒有申請任何政府或基金資助,只是默默耕耘,實踐中心的服務使命!

由始至終,中心堅持同一個信念:將正念覺察 (Mindful Awareness),身體經驗 (Body Experience) 及身體表達 (Somatic Expression) 應用在輔導 / 心理治療臨床工作中;並引進、整合及發展出不同的心理治療藝術!

在此,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包括行業前輩、眾多啓蒙及教導過的老師、同行業界、家人朋友的支持,感謝機構及服務對象的信任!

最後,還要感謝[身體]這個內在治療師、感謝過去受傷的經歷,讓我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繼續上路!

 

43. 見證非主流心理治療在香港的發展!

 

從87年參加完形治療及Satir成長小組開始,30多年持續地的學習,見證非主流心理治療在香港的發展!2004年起,每年到外地學習體驗(疫情期間在網上),對歐美的心理治療發展也十分關心及熟悉,對表達性及身體心理治療的熱情更成為我的工作重點!

 

42. 個人英雄之旅 (Hero's Journey) 的心路歷程

 

現實世界 —> 困惑迷惘 —> 開始探索歷險 —> 遇見啟蒙導師 —> 生命面臨重大挑戰:痛苦危難 —> 開展療癒之旅 —> 發現寶藏 —> 重生經驗 —> 帶着領悟與覺醒回到現實世界 —> 繼續成長、服務生命!

 

41. 《一根小草》

 

一根小草,
沒有人看見它,
也沒有人聽見它,
它只是一根平凡的小草,
沒有人留意它的存在……

小草有自己的生命力,
它慢慢地長大,
看見花園裡其他美麗的花兒,
它努力想成為花兒,
最終沒有了自己!

有一天,
狂風大雨樹倒下,
小草並沒有倒下,
它的柔軟讓它戰勝了風雨,
它勇敢地活著!

它接受自己就是一根小草,
完完全全地接受了自己!

小草再次展現生命力,
向著太陽揮手,
向著風雨微笑,
它在大地上歌唱和跳舞!

 

阿瑪諾 • 舒美圖

 

40. 舞動治療工作坊後感

 

舞動治療的過程千變萬化,是一種創造力的表現!同一個活動可發展不同心理議題;不同的活動可聚焦一個心理議題。過程中會創造不少新的舞動方法,學員也為自己的冒險嘗試創造了一個深刻的體驗!期待大家多體驗及學習,繼續認識身體自癒的智慧,享受身體表達的樂趣! 對帶領者來說,要成為一個 reflective practitioner,沒有一次是完美的,總會找到更好的方法;但也可以說,每一次都是完美的,因每個團體及人都有他的步伐丶生命力及創造力!能持續的覺察內在經驗就是最重要的了!

 

39.  我們為何容易有壓力? 
 

   


我們無法改變這個模式:即使我們意識到,但我們仍是在壓力下!

一而再三的讓自己重覆相同的故事:焦慮不安 → 精疲力盡 → 失眠 → 然後生病。像吸煙一樣,我們知道這對健康不好,但是我們還是這麼做!


為何我們對壓力如此上癮?

這有很多的原因,而許多更可以追溯到生命的初期,當我們還住在充滿壓力的母體環境中時,我們的神經系統受到壓力的「感染」。因為我們生命出現的那一刻,在父母彼此某種身心、情緒與靈性的狀態下孕育了我們,這種帶有強烈能量氛圍的情況,深深地影響了這新誕生的生命之形成,也就是我們。

如果懷孕不是在父母間充滿愛、喜悅的連接下發生的,這會讓我們在深層無意識裡有充滿壓力的「印記」。當我們在母親子宮內成長時,如果她不是在最感舒適、最獲支持及放鬆的環境裡,我們會接收到她所有的緊張。

在胎兒時期,當我們的身體還在孕育時,母親的壓力程度影響了我們的神經系統,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了。

在長大過程中,生活在緊張的家庭氣氛下,父母、長輩等依舊不斷創造其他壓力,在沒有感覺父母有愛的支持下,我們會覺得自己有問題、有缺失、不夠好,
也會因自己的不安全感而焦慮不安!
 

 

 

38.  讓自己有意識地瘋起來! 
 

..

  .
 ..


當一個人愈是抗拒某種狀態或動作,心靈上便愈是需要面對這種狀態或發展這些動作...

此刻,放下頭腦的困綁、放下頭腦的批判、放下解釋、放下意義、放下目的...

此刻,讓內在小孩出來玩,做一些小孩只會做的動作,甚至是一些頭腦上認為沒有意義的動作...

 
此刻,讓自己沒有原因的笑出來,發出一些没有意義的聲音...
 
此刻,讓自己痛快地尖叫或吼叫出來、讓眼哭流出來,痛痛快快地哭一場...

在安全及不影響別人的環境下,讓自己有意識地瘋狂起來、瘋癲起來...

然後,讓自己靜默下來,開始覺察自己內在的一切、身體的感覺、能量的流動...

 
此刻,讓自己跟身體親密地接觸著... 感覺自己是鮮活的!

這樣,我們的情緒會更健康、我們才會更接近神、更接近我們的本性!

 

 

 

 

37. 療癒自己~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白大衛

我們是如何繼承父母的教養方式,並把它施加給我們的孩子呢?

 如何改變這些模式呢?  

.
童年的經歷到底對我們有多大的影響? .


部分人都無法意識到早期生活(童年和青少年)對我們人生的重大影響。童年,雖然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卻奠定了我們一生的模式基礎。從胎兒時期,我們就開始 經歷情感的燒錄,同時,也開始吸收內化父母的情感和行為模式。出生後,燒錄和內化繼續。到了青春期,我們已經有了人生最重要的幾個燒錄,同時基本模仿或反 叛了父母(和主要撫養者)所有的行為、情緒和態度。隨後,我們背著這些燒錄和模式進入成年,無意識地、自動地、一次次地運行出童年的程式,誤以為這些都是 理所當然的感受、行為準則、個性或我們對世界的正確判斷。

我們常常厭惡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但在教養自己的孩子時,為什麼還會有意無意地複製他們的行為呢?

.
密關係最能反應出我們的內在小孩模式,也最容易啟動內在小孩的負面情緒。我們與伴侶的相處模式,往往映射出我們與母親的依戀關係。而成為父母之後,我們從 父母那裡繼承的行為、思維模式更會無意識地表現在教養孩子的方式上。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本來非常討厭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但卻總會不自覺地以同樣的方式 對待自己的孩子——父母曾經對我們大吼大叫,我們對孩子失去耐心時,也忍不住對他咆哮;父母對我們非常嚴厲,我們也會無意識地對孩子要求很高……而我們的 孩子卻迅速地吸收著這些模式,看著他重複我們的經歷,又讓我們痛苦、自責。

很多父母都是從孩子身上,開始對這些模式產生警覺,於是,我們尋求各種解決方法,學習各種育兒 之道。然而,只要造成這些模式的燒錄沒有被清理掉,我們就無法真正擺脫這些模式,我們努力學來的那些理論、方法只能浮於表層,無法長久。而那個受了傷害沒 能成長的內在小孩總會時不時從無意識裡跳出來,左右我們的行為和情緒,給孩子、給親子關係造成傷害。

 

.
如果真正擺脫這些模式呢?


首先,需要理解我們的童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是什麼讓我們的內在小孩如此受傷?觀察我們現在的行為模式,回憶父母對待我們的模式,能讓我們對內在小孩有所理解。

第二步,我們要做的是接納。接納那個被冰凍的內在小孩,接納創傷帶來的情緒,而不是排斥、壓制它,也不是沉浸在創傷裡,抱怨命運,這兩種態度,都沒法實現療癒的目的。

第三步,我們通過釋放情緒來清理這些不好的燒錄。釋放的方法有很多種,如利用音樂表達情緒、用砸枕頭的方式宣洩憤怒、向朋友傾訴、寫日記、冥想等。

第四步,我們要學習如何愛我們的內在小孩,過去我們的情緒之所以被一次次地激發出來,是因為我們妄圖讓別人來照顧我們的內在小孩,要記住,能夠療癒內他 的, 只有我們自己。小時候,我們的內在小孩沒有得到父母的愛與支持,現在,成年的我們要承擔起照顧內在小孩的責任,傾聽他、接納他、支持他、指引他。
 

.
只要我們自己覺醒、療癒了內在小孩,就能改善親子關係嗎?

.
過療癒,我們會保持覺醒,能時刻觀察到自己的行為,不會再因無意識的衝動而傷害孩子和他人。覺醒亦會讓我們敞開心門,對事務的觀察更為敏銳,更能洞察孩子 情緒背後的訴求,更好地與孩子互動。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父母是快樂的,療癒能讓我們的心歸於平靜,對孩子來說,做一個平和、快樂的父母,是我們能給孩子的最 好的禮物。


 

 

36. 年情緒創傷的不良影響  ( revised on 11/12)

佚名

                                                             

孩子而言,情緒上的虐待一樣可以造成很大的心理創傷。父母小時候對孩子的一句話「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造成後來的情緒無法表達。孩子做錯事請被懲罰痛打會造成他們的自卑、自我貶低和羞愧,相信自己不夠好!

以下是情緒虐待帶來的不良影響,這些影響也許成年後依然可見。你不妨自我檢查一下有哪些:

1 害怕遺棄——你無法捨棄事物也很難離開別人,會想長久維持某些關係,即使那份關係已不適合不健康,卻仍然不捨,或者你收藏許多東西不願丟棄。
.
2 否定事實——如果有人批評你的父母,你一定挺身衛護,你對家庭有一個美好的印象。你不停地討好父母,想得到他們的喜愛,但無論怎麼做,他們似乎永遠也不滿意。
.
3 情緒不分化——你弄不清楚自己的感覺,也不曉得該如何正確表達情緒。生氣時哭泣,害怕時發怒。也許你的情緒化為身體上的毛病,常有不能解釋的病症。
.
4 寂寞孤單——你與外界聯繫不多,因而有時對周圍失去真實感,你孤單而缺乏歸屬感。
.
5 思想混亂或偏差——你說話時有太瑣碎的內容,使然感到乏味,你強迫性的擔心一些不能改變的事情,一點小事就讓你著急不已,但是你往往停留在思考階段,很少付諸行動;你愛分析自己的問題卻很少動手去解決問題。
.
6 強迫性/上癮問題——你用酒或藥物脫離不舒服的情緒,你讓自己忙碌以便不去想不愉快的事情。
.
7 高度焦慮——你長期感到焦慮卻不知道怕什麼,總把事情往壞處想並時時擔心災難將至。
.
8 無法建立親密關係——當你對某人有親密感時,就會不自覺的破壞此關係,你常會被哪些其實不會真正愛你的人所吸引,對健全的親密關係不屑一顧。
.
9 失去情感的活力——有人說你冷漠而機械化。你表裡不一,嘴上說興奮,其實沒有;嘴上說生氣其實不是那麼回事,事實上你情感麻木。
.
10 你為自己的需要感到羞愧——每當你的性慾升起,渴望親密或有其他需求時,就會感到羞愧。
.
11 在厭惡與內疚之
間遊走——你討厭為家人擔負許多責任,但若不盡力照顧,你又會充滿內疚。你無法追求自己的樂趣,可是一旦為自己的權益打算,又會心有不安。
.
12 情緒和羞愧混淆——每次有情緒時,就會感到羞愧。
.
13 有個規矩——不准表露情緒。你生在一個不准表露情緒的家中,不用多說你就知道父母愛你。家人永遠不用說出自己的憤怒、害怕、心痛和悲哀。你當然也不會把內心的感覺說出來。
.
14 強大控制慾——你試圖控制一切人、事、物。包括他人的行為;你也想控制無法控制的事。倘若情緒失控,你會覺得丟臉。
.
15 假我——你偽裝自己以達到設定的形象,你帶著面具,掩飾情感,扮演僵化的角色。傷心時你笑著說「我很好」,氣的發抖時你說:「我沒事」。
.
16 空虛不滿——你覺得空虛,不斷嘗試各種事物卻不覺得充實滿足。
.
17 玩心理遊戲,操縱別人——你花許多精力玩心理遊戲,想操縱別人,因為你不知道如何用坦誠的辦法滿足自己的需要。
.
18 縱容自己——你有時很放任自己,別人不滿足你的希望你就會很生氣。你很專制,缺乏耐心,希望別人迅速瞭解你的需求。生活中除了問題,錯誤歸於他人,你不認為自己需要承擔責任。
.
19 常被驚嚇所苦——你經常在恐懼中,易受驚嚇。
.
20 心中有個永不滿足的小孩——你內心有著一個很大的心靈坑洞。
.
21 專制而求全——你拼命努力,嚴格自我監督,好吹毛求疵。
.
22 內心貧乏而需求不盡——你內心乾枯貧乏,期望有人來滋潤滿足。你走入婚姻你期望有人好好照顧你,但你的需要像個無底洞,可是你也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麼。
.
23 遭受過性暴力、身體虐待或兩者都有。
.
24 欠缺處理情緒的能力和溝通的技巧——強烈的情緒常會淹沒你,你也害怕別人的情緒強烈,你無法傳遞自己的感受,也無法瞭解別人心情。
.
25 內化了憤怒、悲傷、恐懼、羞愧、快樂和罪惡感——你充滿憤怒卻感受不到憤怒,你悲傷卻不自覺.... 把感覺內化意味著那些情緒不再真實起伏。
.
26 既是「受害者」又是「迫害者」——在人際關係裡,你輪流扮演受害者及迫害者的角色。
.
27 失去「內在統一」 ——你所疏忽和隔離的感受有時會失控爆發出來,例如突然大發雷霆時....
.
28 過分關心他人的感覺——對他人的感受很敏感,一直努力安慰他人。如果別人生氣了,你會改變自己的行為使他們息怒。如果他人傷心,你會設法減輕他的傷痛。
.
29 活在過去和未來——你追悔過去,希望重新來過;你對未來充滿幻想,常告訴自己:明天會更好!你活在過去和未來,而非現在,回憶和幻想是你逃離「現在」的方法。
.
30 怕被別人帶壞——不相信別人,有時疑神疑鬼。你怕别人會給你不好的影響,而不屑與他們在一起。
.
如果你覺得存在以上很多問題,影響了你的生活,可以透過適當的心理治療來解決。切莫盲目責備你的父母,也許他們跟你經歷了同樣的傷痛!

  
 

35. 身體每處的不適都與你的信念有關 

佚名

我們的疾病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我們的身體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機器,能反映我們內在的思想和信念,且時常和我們「對話」,告訴我們它的種種情形。我們應該花一些時間,來留心傾聽。


「頭」是象徵我們自己:
我們用頭將自己展現出來,人們認識我們,都是因為認識我們的頭。如果我們的頭部有什麼不安適,這表示我們一定有了很大的問題。

「頭髮」象徵力量:
要是我們經常緊張害怕,那便會引致生長頭髮的毛孔收縮,使頭髮不能呼吸;頭髮不能呼吸,就會失去生命而致脫落。這種情形,如果不改善,久而久之,便會使我們禿頭。一個人經常處在緊張和壓力中,並不表示他個人特別盡力地在奮鬥,那只表示這個人相當脆弱。人要能鬆弛、輕安且專注,才算是真正的強壯和安穩。我們應該多多放鬆我們的身體,更應該多多放鬆我們的頭皮,以免引致禿頭。

「耳朵」象徵我們聽的能力:
如果耳朵有毛病,這通常表示他有些問題不願聽到,更不願聽旁人的說話。耳痛對小孩子來說,相當普遍。這是因為小孩子時常都被迫聽大人的種種說話,而這些,小孩子又都根本不想要聽。加上家長的管教是不許小孩子表達憤怒,小孩子的憤怒被壓抑,就導致了耳痛。

「眼睛」象徵我們看的能力:
如果我們的視覺有問題,那通常表示我們厭煩了看某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是書報,也可能是生活中常出現的,不論它已成過去,或現在仍在,或者將來要來。是我 們先有逃避心,眼睛受到暗示,所以就把看的能力降低。小孩子戴眼鏡,可能是因為遺傳了近視,也可能是家中有某些情形他不想見到。小孩子沒有能力改變家庭,他們只會盼望自己見不到這些不想見的事情,於是他們的視力,就在被暗示的情形下減弱,以減少他們心中的煩惱。

「頭痛」來自心緒紛亂和將自己看得沒有價值:
人應該在頭痛的時候,問問自己:究竟有什麼事不對?然後,安慰自己、鼓勵自己,讓所有的問題得到解決,頭痛自然會痊癒。

常患偏頭痛的人,是因為太希望自己十全十美,替自己製造了太多的壓力,同時,又常常壓抑自己,從來不敢宣洩自己的不平。而每當他們快要有偏頭痛的時候,如果能作適度運動和娛樂,偏頭痛就會立刻停止。心情的放鬆,可以消除緊張和痛楚。儘管人在發生偏頭痛的時候,並不想去找尋娛樂,但卻真正值得一試,這是絕對有益的。

頸很接近頭部,很像一個思想的通道:
人的頸部如果發生問題,是身體在暗示人對某個處境、某些觀點,都太頑固不開通。

喉嚨的問題也與思想有關:
喉嚨有替我們說話的能力,但是它與鼻子相通,鼻子吸入了細菌,便影響喉嚨。不過,細菌是無處不在的,為什麼有些人容易有喉嚨的問題,而有些人卻不容易有?就全看那人是不是有心理方面的不妥了,一個覺得沒有能力替自己作主的人,他的喉嚨必定很弱。如果喉痛又帶傷風,那也是由於他的思想混亂,削弱了他的抵抗力,才會如此。

很多為他人而生活的人,從來不能做他們自己所希望做的事,只是時常在討好家中的母親、父親、丈夫或妻子、工作地方的上司、同事、顧客……這種人精神不痛快,特別容易傷風喉嚨痛。扁桃腺和甲狀腺的問題,也是如此。

我們應該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咳嗽。咳嗽是在表示一些什麼,或對什麼有了反應;很多人的咳嗽,都是在表示對環境的不滿意,甚至是下意識的希望別人注意他。

咳嗽的最大原因是抗拒 — 抗拒細菌、抗拒灰塵、抗拒別的一切。
在一個很成功的音樂演奏會中,成千上百的人都鴉雀無聲,靜靜地聽;原來傷風咳嗽的人,到這時候也不咳嗽了。反之,在某些低級的劇場裡,雖然觀眾只有數十、一百個,但往往一片雜亂,咳嗽聲此起彼落,沒有片刻的寧靜。這些正說明了咳嗽並不是單純生理上的病,而是人隨時可以製造、也隨時可以停止的。


 
「手臂」象徵我們對生命的經驗,它有擁抱的能力和潛力
手臂的上半部,與我們的潛力有關;手臂的下半部,與我們的能力有關。我們的「手」時常用來握、用來抓、用來拿。我們讓東西在我們的五指間來去,有時候,我們會強拿著不放。我們「著手」幫助他人辦事,辦得快叫「快手」。一個人如果常常緊緊抓住他愛的人不放手,這樣只會使他愛的人更快失 去,因為沒有個人會長久欣賞一個過於緊張的人。和人握手時把人家緊緊抓著的人,通常都不夠開朗。

手指,發生問題的人,應該儘快鬆弛自己,不要再對人對事百般執。有些人意外割傷了手指,這不純是意外。他的自我,正在不如意的處境中,精神非常不集中。

「脊背」是我們身體的支柱,背部良好,也表示得到別人的支持,很有力量:
如果我們的背部有問題,就表示自己覺得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援。其實,我們除了有工作、家庭、丈夫或妻子、朋友的支援,事實上我們還受到生命的支援;一個經常行善的人,更受到宇宙間一切吉祥力量的支持。

背部上方不舒服,可能是因為他覺得他的愛人、朋友、僱主等不瞭解他或不支持他,使他頹喪,才影響背上半部血流的通暢,而發生痛感。

背下半部有問題,常常是因為憂慮沒有足夠的金錢。很多人把金錢認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假使沒有了它便不能生存。其實,在正常的情況下,人並不會餓死、凍死、窮死,大可不必擔心。
人有一雙手就可以得到一切,吉祥之光會照耀每一個善良的人。

「肺」,象徵我們接受和給予生命的能力:
肺部的問題通常表示我們害怕接受生命,或許我們覺得自己沒有權利去經驗一個充沛的生命。要知道,人之能有生命,是由前世的善因得來,應該信任自己是善男子、 善女人,不可以自暴自棄。肺氣腫和過分的吸煙,是由於否決自己的生命。這些人有一種頑固的觀念,覺得自己本難長壽,所以縱情於無益的嗜好。人如果想要戒煙,就先要把這種基本信念改變。

「胸部」象徵母愛般的心情和行為:
如果我們胸部有問題,這通常表示我們對一個人、一個地方、一樣東西、或一個經驗,有過分的「母愛」。胸部生癌,是因為有深刻的怨和恨,影響細胞功能。佛教稱「貪、嗔、癡」為三毒,一點不錯,這三毒的毒素真不小,是種種災禍的根源。

「心臟」象徵著愛,「血液」象徵著愉快:
一顆充滿愛意的心,能把血液送到我們整個的身體。當我們否決愉快和愛,我們的心臟便會緊縮,變得失去彈性。結果血液不流暢,於是貧血和心臟病就發生了。有心病的人,都不是輕鬆愉快的人,一般來說,他們勇於「拿得起」,卻弱於「放得下」。能放下的人,他的心臟病就會 隨之而痊癒,就算一條血管阻塞了,也會另外生出一條新的血管來。

「胃」,除了消化食物,還消化我們的新意見和生命經驗:
當我們的思想感情有問題的時候,我們的胃會跟著發生問題。胃發生問題,通常表示我們不知道怎樣去吸收一個新的經驗;我們是在懼怕,因此影響這個消化機能。有人會暈船,胃部不舒適、嘔吐不停、不能進食,但駕船的船員卻完全不會。那是因為前者懼怕這種經驗,而後者已經習慣、吸收了這種經驗,所以胃的反應便不同。坐飛機也是如此,只是現在已經有預防嘔吐的藥,所以情形才沒那麼明顯。患有胃病的人,吃藥很難治好,只有在心情、環境完全改變以後,他的胃病才可以不藥而癒。

「腿」,帶我們向著生命的目標前進:
腿部有問題,通常表示我們害怕前進,想向著某個方向前進。腿部青筋暴露,表示他站在憎恨的地方、做憎恨的工作,失去了愉快。如果他們遵照佛陀的指示做人,不怕辛苦、積下很多功德,他們的腿痛,自然不會再發。

「膝」,像我們的頸一樣,和適應能力有關:
膝痛表示自傲和頑固。我們前進的時候,時常害怕彎曲,太過僵硬,害怕我們的道路,不肯接受新的指導。如果你的膝部有問題,你可以問問自己:你有沒有自傲、拒絕改變生活、拒絕適應新的道路?你要把頑固除去,立志改變。

「腳」,表示我們信心的強弱:
很多年老的人走路都有問題,表面上,好像是由於身體機能的衰退;實際上,是喪失了信心,認為自己已經走到了人生旅途的盡頭,再沒有道路和方向可以踏實前進。他們坐下來,便不想站起;站起來了,也只是慢慢移動,不想行走。許多事他們都不想參與,他們瑟縮著,想保留有限的一點精力。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機能不會因年齡的關係衰退,卻會因不加動用的關係而衰退,就好像一部機器一樣,你愈不去動用它,它愈會生銹變壞。

其實,一切病因都和人的信念有關。生命是流暢的、行動的,如果我們要快樂,我們一定要適應生命,和它一起行動。一棵楊柳樹跟著風一起搖擺,它隨時都是那麼優雅、那麼自然的和生命融合。

 

 

 

34. 如何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   文:白大衛

內在受傷小孩是鎖在幽深的「無意識層面」密室裡的負面情緒和能量。隱藏得越深,對我們的負面影響就越多。但內在小孩同樣可以轉化為我們生命中的動力和幸福之 源。當我們無視它,它就會帶來沮喪和疾病。當我們抗拒它,我們就危害了自己的快樂和熱情。如果一個成年人感覺生活失去了樂趣,那麼他一定是把內在小孩深深 地鎖住了。

.
走近內在小孩,需要我們把注意力轉向自己當下的身心,感覺它們真實的感受。下面可以跟隨引導詞,走近自己的內在小孩。

 

.
如何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
.

找一個可以休息、放鬆、不被打擾的時間和地方,關掉手機。準備一枝筆、一個筆記本、一些紙巾,你可能會需要它們。

.
找一個舒服的地方坐下,挺直脊柱。深呼吸、放鬆、放鬆你的臉你的肩膀你的肚子你的腿現在溫柔地把你的右手放在左胸心臟之上,並一直把他放在那裡。感受到右手接觸心臟區域帶來的溫暖感,想像你的右手正在對自己說:「我在這裡為你服務,我關心你,我在乎你。」重複三遍,用這種溫柔的態度來對待自己。(如果你想閉上眼睛,就閉上吧)現在慢慢地把右手放下。

.
現在請想像你面前有一扇高大的木頭門,門是關的,但是沒有上鎖。

想像門牌上寫著「我的童年」。你數 5…4…3…2…1…然後想像伸手去推門門開了你進入了你的童年

看到了童年時的自己多用一點時間你在哪裡?那個孩子正在做什麼?無論你想到什麼都是對的那個孩子幾歲了?他穿著什麼衣服?他是什麼姿勢? 試著看他的臉他的眼睛相信你的無意識浮現出來的東西這個孩子想要從你這裡得到什麼?這個孩子相信你嗎?(你也許喜歡閉上眼睛來聽這個引導語。不 要僅僅注意自己想像的東西,要同時關注自己的感受。你感受到的東西也許是強烈的,也許是細緻微妙的。無論怎樣,讓它們在你的內心擁有空間
.

現在你可以慢慢地讀下面這些問題,在每一個問題之後,你可以閉上眼睛,讓感覺回到自己的身體,讓意識帶來意象和感受,不要太著急。

.
「你當孩子時感覺怎麼樣?」
「你當孩子時開心嗎?」
「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
「你孩提時最好的朋友是誰?」
「你孩提時有哪些為難事?」
「你孩提時害怕什麼?」
「你孩提時什麼時候最孤獨?」
.
現在你緩慢地再次把右手放在心臟區域,想像你和內在小孩坐在一起,請你對內在小孩說這些話。

.

請你緩慢地說出下面這些話,並且真實地感知它們。如果這些資訊對你來說是真實的,請你讓它們接觸自己內心的小孩。每句話重複兩遍,慢慢地閉上眼睛,多用一點時間來感知它。
.

「你不孤單,我在這裡為你服務。」
「無論你感覺如何都沒關係。」
「家庭問題並不是由你造成的 !
「你應該獲得你想要的東西。」
「你可以相信自己的感受。」
「我愛你 !
「讓我來照顧你。」
「無論如何,我都不會離開你。」

.
在結束練習的時候,你可以把右手放下來,做幾個深呼吸,然後告訴內在小孩:「你住在我心裡。當你需要什麼,就告訴我。」

.
這個練習可以自己在家裡做。如果你的童年有很多苦難,最好不要自己練習,而應該在一個好的老師的支持下練習它。

.
尊重自己內心受傷的小孩,就是看到它本來的樣子。它可能是一個男孩,也可能是一個女孩。它的年齡可能變化。它的感情可能很細微,也可能很強烈,可能令人愉 快,也可能令人討厭。它的感情可能變化很快,也可能變化很慢。就像所有孩子一樣,它可能有一套與成人完全不同的價值體系。
如果你無法看到任何內在小孩的意象,也沒有關係。有些人很容易看到意象。有些人對情緒而不是意象更敏感。這只是練習的第一步。需要一些時間來建立與內在小孩之間的關係。如果你真的想要瞭解自己,那麼你就能夠邀請內在小孩浮現出來。你要給它足夠的時間。

 

 

33.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她存在於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內

 文: 一行禪師

內在的小孩已被遺棄了很長時間,因此你需要立即開始這個修習。

如果你現在不修習,甚麼時候才開始修習呢?

 

每個人內在都有一位年幼的受傷的小孩,所有人在童年都經歷過困難,甚至是創傷!為了保護自己以及防備將來再受痛苦,我們嘗試忘記從前的苦痛,每次觸及痛苦的經歷,我們以為自己會無法忍受,因而將感受與記憶深深地埋藏在潛意識內。幾十年來,我們可能因此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在的小孩。

但是忽視這個小孩並不表示他不存在,這位受傷的小孩一直在那裡,期待著我們的關注。小孩說:「我在這裡,我在這裡,你不能避開我,你不能逃離我。」我們將小孩遣送到內在深處,並儘量遠離,希望藉此停止我們的痛苦;但逃離並不能停止我們的痛苦,而是在延續痛苦。

受傷的內在小孩請求關愛,但我們卻做著相違背的事情。因害怕面對痛苦,我們選擇逃避。我們無法面對內在糾結的痛苦和悲傷,即使有時間,我們也不願返回自己的內在。我們讓自己持續接觸外在的刺激:看電視或電影、參加社交活動、喝酒或吸毒——因為我們不想再次感受以前的痛苦。


受傷的小孩就在那裡,但我們並不知道。受傷的小孩在我們之內是事實,但我們覺察不到他的存在。無法覺察即是無明,那小孩嚴重受傷害,他或她急切需要我們回到內在,但我們選擇了遠離。

 

無明存在於我們的身體和意識的每一個細胞內,就像是一滴墨溶入一杯水之中。無明導致我們看不到實相。它驅使我們做愚蠢的事情,這些行為讓我們受到更多的痛苦,也令內在的小孩再次受到傷害。

 

受傷的小孩也存在於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內。身體沒有一個細胞不存在這個受傷的小孩。我們不需要追憶從前尋找這個小孩,只要深入觀察自己,就能接觸到他,受傷小孩的痛苦當下就在我們之內。

 

然而,正如痛苦存在於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祖先傳遞給我們的覺醒、理解與幸福的種子同樣存在,我們需要運用它們。我們內在有一盞燈—正念的燈,我們隨時可以點亮它。我們的呼吸、我們的腳步及我們平靜的微笑,就是點亮這盞燈所需要的油。我們必須點亮正念的燈,讓燈的光明驅散和終止黑暗。我們的修習就是要點亮這盞燈。

當我們開始察覺自己遺忘了內在受傷的小孩,我們會對這位小孩充滿慈悲,也因此生起正念的能量。正念步行、正念靜坐和正念呼吸的修習是我們的基礎。通過正念呼吸和正念的步伐,我們能夠滋養正念的能量,並回到存在於身體細胞內的覺醒智慧。正念的能量將擁抱和療癒我們,並療癒我們內在的受傷的小孩。

 

當我們說到慈悲聆聽,我們通常會想到聆聽別人的講話。但我們也必須聆聽內在受傷的小孩。有時候,受傷小孩需要我們全神關注。這小孩可能會從心識的深處浮現,向你索求關注。如果你有正念,你會聽到他的呼救聲。這個時候,你應放下一切在你面前的事情,轉而返回內在,溫柔地擁抱那個受傷的小孩。你可以用愛的語言直接跟小孩說:「過去,我遠離你,令你孤單;現在,我感到很抱歉。我要擁抱你。」你也可以說:「親愛的,我為你而在此。我會好好照顧你。我知道你受了很多苦。我一直很忙,因而忽略了你,現在我懂得回到你的身邊。」如果有需要,你可以和小孩一起哭。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有需要,你可以坐下來和小孩一起呼吸。「吸氣,我回到我的受傷小孩;呼氣,我照顧我的受傷小孩。」

你需要每天多次與內在小孩傾談,這樣才能達到療癒之效。溫柔地擁抱內在的小孩,你告訴他,你不會再令他失望,或者忽視他。內在的小孩已被遺棄了很長時間,因此你需要立即開始這個修習。如果你現在不修習,甚麼時候才開始修習呢?

 

如果你知道怎樣回到內在的小孩身邊,每天聆聽他五至十分鐘,療癒的效果就會顯現。當你攀登美麗的山,邀請你的內在小孩同往;當你對著落日靜思,邀請他與你一起享受日落之美。如此修習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內在受傷的小孩就能得到療癒。

 

通過修習,我們會瞭解到內在的受傷小孩不僅是自己,他可能代表了幾個世代。我們的母親可能在一生中經歷許多痛苦,我們的父親也受苦。他們也許不懂得照顧內在的小孩,因而當我們擁抱內在受傷的小孩時,也是在擁抱我們祖先的受傷小孩。修習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無數代的祖先和後代。

 

我們的祖先可能不懂得照顧內在受傷的小孩,因而把他們的受傷的小孩遺傳了給我們。我們的修習就是要停止這樣的迴圈。如果我們能夠治療內在受傷的小孩,我們不單釋放了自己,也釋放了傷害過我們甚至是虐待過我們的人。虐待者曾經可能是被虐待者。有很多人與內在小孩一起修習一段時期後,減輕了痛苦並得到轉化,他們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變得更和諧。

 

我們受苦,是因為沒有接觸到慈悲和理解。如果我們能夠為受傷的小孩生起正念、理解和慈悲,我們的痛苦就會減少。當我們能夠滋養正念、慈悲和理解,我們就能夠讓別人愛我們。從前,我們可能猜疑所有人和事,慈悲助我們與別人連系,並恢復溝通。

 

我們身邊的人,我們的家人和朋友,內在可能都有一位嚴重受傷害的小孩。如果我們能夠幫助自己,我們就能夠幫助他們。當我們療癒了自己,人際關係自然能恢復和諧,我們的內在會有更多的平安和慈愛。

 

回來照顧自己吧!你的身體需要你、你的感覺需要你、你的認知需要你、你的內在受傷小孩需要你,你的痛苦需要你承認它的存在!返回內在的家吧,為所有這些安住在當下。修習正念步行和正念呼吸,以正念做每一件事,你因此能夠真正活著,你因此懂得愛。

 

 

 

32. 情緒排毒~深刻的情緒療癒體驗...

近幾年,最深刻的情緒療癒體驗就是螺旋式的情緒療癒軌跡 (Spiral healing path)由情緒反應,到放鬆 / 平靜 → 情緒反應 →放鬆 / 平靜 → 情緒反應 → 放鬆 / 平靜⋯
 

這樣來來回回,但卻一層層的深入,一層層的療癒;這種療癒經驗不跟完美標準比較,也不與別人比較,只讓自己去陪伴、去好奇、去體驗明顯或輕微的內在變化⋯

有許多人就在這樣的療癒軌跡上,嚐到壓抑已久的情緒開始浮現出來,身體出現不同症狀、感到辛苦、懷疑、無力挫敗及失去信心⋯ 不再堅持下去,重回厚厚的防衞機制⋯

所以,我並不鼓勵一個人在沒有足夠的體驗 / 訓練下做情緒排毒,特別是曾經有較嚴重創傷經驗的人。另一方面,在療癒的過程,有人陪伴及引導是相當重要的;在生活中碰到情緒時,能適時做練習也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情緒療癒也從有意識的層面,知道那些事件引起及清楚感覺到情緒⋯ 慢慢走到無意識的層面,不知道那些事件引起及不清楚是什麼情緒,只回到身體的原始感覺裡,讓身體或神經系統釋放不屬於核心(Core) 的情緒能量。

 

而釋放的過程,是帶著意識去進行,沒有意識的釋放,就是發洩;有意識的釋放,無論低強度或高強度,就是療癒的開始!

 

有許多人對情緒釋放存在著不少誤解⋯  在心靈蜜語中,曾分享不少我的臨床看法⋯ 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很人性化的表達,就像回到一個小孩的狀態在允許及接納的氛圍下,讓身體安全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及需要,並重新回到媽媽的懷抱裡,身體便放鬆下來,頭腦也會停止各種負面的想法,重新活在當下!

 

對憤怒的能量有足夠及深入的釋放(特別是對自己的憤怒)讓憤怒背後的恐懼及悲傷被看見及表達尤為重要,這是療癒抑鬱症的關鍵!

有許多人在童年時受到不同程度的驚嚇 (terror) ,如父母間的衝突、各種意外、疾病、被欺凌、被虐待、疏忽照顧,甚或父母的恐懼等,均會影響我們日後的生活功能,釋放體內驚嚇情緒是療癒焦慮 / 恐懼症的關鍵!

 

近幾年,在自我療癒的過程中,很多時在無意識的層面裡,釋放較早期的創傷經驗(六歲前、母親的情緒、肧胎 / 出生時、家族情緒遺傳、甚或前世記憶),身體記憶了各種情緒印痕!

 

允許自己回到身體這個無意識 / 潛意識的儲存庫,啟動內在療癒的力量;一些臨床現象如嘔吐(痰、氣、身體毒素⋯)、哭(從丹田哭出來)、聲音(受驚嚇時的尖叫、憤怒時的吼叫⋯)、不自主的身體動作、擅抖⋯這些徵狀都是情緒在排毒,正常及自然的!

 

然後,就是再次連結( Reconnection) 愛的源頭 (Loving objects),如內在的神性或佛性、上帝、祖先、父母、伴侶、天地的愛⋯我深深體會再連結的重要性!

 

而對家族意識上的遺傳,則有深刻的體驗⋯ 對我來說,學習對這巨大能量說「是」,不抗拒它,令我愈來愈喜歡自己⋯ 連結袓先的愛與力量也很重要!

對專業助人工作者來說,最好的專業成長就是個人成長 ( the best professional growth is the personal growth)!而個人成長
是一生的學習,也是一個親蜜的旅程,與身體談戀愛、與情緒談戀愛,陪伴自己內在小孩,成為他的父母 (reparenting the inner child),既新鮮,又好奇,充滿生命力及創造力⋯ 並啓動身體這個充滿智慧的內在治療師 ( Inner healer)!

 

 

 

31. 身體導向情緒健康的十二種技法

~ 12 Methods to Somatic-based Emotional Wellness ~

( Revised on 25/4 )
 

I   現實生活中產生很多「未完的事」

 

在 中國家庭的文化裏,我們不會被鼓勵表達負面情緒,我們會壓抑,用理性思維去解決或逃避它們,但這些負面情緒非但沒有消失或化解,相反地,它們潛伏在潛意識 底層及身體的肌肉或器官上。久而久之,身體就承擔著這些傷痛,病痛就隨之而來,當別人踫觸你的傷痛時,就會爆發出來!

 

在家庭及社會經驗中,許多時我們會吞下一些不應吞下的指責、誣告、偏見、虐待……這些傷痛經驗,若不處理,我們將會成為另一個指責者、誣告者、偏見者或虐 待者,帶給親近你的人莫大的傷害!

 

現實生活中,為了生存,我們會遺忘或壓抑很多內心的衝突,產生很多「未完的事」( Unfinished Business ),它們沒有真正的被遺忘或消解,相反地,它們一直在意識或潛意識中影響著我們。要維持心理健康,我們需要面對這些「未完的事」,例如 : 將一些不屬於「本性」的情緒釋放出來 ; 轉化或解除一些缺乏彈性或限制潛能或阻礙能量流動的信念及規條;將心內未說出的話表達出來… 當「未完的事」被完成後,我們將有一種和諧、寧靜和喜悅,與「天地」融合在一起的感覺 !

 

 

II  「表達」或「釋放」是一個核心的治療元素 

 

根據「能量心理學」及「身體心理治療學」的研究,情緒是一種能量,存在身體及神經系統裡,若不將它有意識地經驗或表達出來,你將無法得到真正的放鬆及寧靜!而經驗或表達的方法及過程,必須是對自己及他人是安全有效的;不然,可能會製造更多的傷痛!

 

在心理或情緒治療中,表達(Expression)或 釋放 ( Discharging )是一個核心的治療元素。透過表達,被卡住的情緒或身體能量才會流動!可以說,能量不流動或聚積會引起各種身心不適,如痛症、內分秘失調;嚴重時,更會發展出高密度的癌細胞!對著信任的朋友傾訴是一種「表達」,對著枕頭說話是一種「表達」,寫信、打枕頭、哭、叫、心靈舞蹈、心靈繪畫、即興敲擊…… 每一種有治療效果的方法,都是一種「表達」、都是一種能量「釋放」!

 

 

III  情緒治療是一種十分人性化的過程,回到與生俱來的自癒能力

 

情緒治療是一種十分人性化的過程,在一個安全及信任的環境中,在不傷害自己及別人的原則下,你可以說任何想說的話,只要是內心真實的說話,真實的感情,你都可以表達,全然地表達你壓抑的情緒、不為人知的秘密…… 沒有批判,只有接納,接納你成為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成為真實的自己!

 

***  這種療癒現像就像回到一個小孩子的狀態,身體擁有自癒能力,身體能全然地表達情緒,然後就可以活在每一個當下!

 

 

IV  表達 (Expression) 及 盛載情緒 (Holding) ~ 兩種不同的能力!

 

面對傷痛情緒時,可以選擇表達釋放出來(如哭、叫……)抑或選擇盛載它們(不是壓抑): 去深入感覺它們、接納它們,不要去改變它們、只需要去觀照它們、向情緒說「是」、向生命說「是」…… 這兩種能力,一陽一陰,同樣重要,缺一不可;療癒過程中,需交替出現!

 

 

情緒能量的出口

 

在情緒釋放中,「口部」及「眼睛」是情緒能量的重要出口之一,透過聲音 (言語或非言語)、嘔吐及眼淚,我們可以釋放出不合適的情緒能量,而一些無意識的動作表達,會透過主要關節,如肩關節、髖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脊椎,甚或一些細小關節,如掌指關節,也是能量釋放的出口。

 

 

VI  身體導向情緒健康的十二種技法

 

1)  望著鏡中的「你」

當你感到焦慮時,拿出一面鏡子望著鏡中的「你」,此時,鏡中的「你」也望著你。這個時候,

一個新的能量圈形成了。一會兒,你的焦慮便會減少了!

 

2讓身體上下抖動

想像有一股能量在地上昇起,進入你的雙腳、流遍你的身體。你的雙腳開始上下抖動,帶動整個身體在抖動,逐漸地,一股內在的能量令身體自發地抖動起來。再過 一會兒,讓身體停下來,感受能量在身體內流動,血氣暢順的舒暢感覺!跟著,讓自己安靜地躺下休息。這種靜心的技巧能幫助我們驅除日間囤積的緊張、焦慮或恐 懼的情緒!

 

3胡言亂語

胡言亂語 ( Gibberish ) 是一種無意義的聲音表達,它能令你喋喋不休的思想及情緒困擾釋放出來,達到一種放下雜念 ( let go of the thoughts ) 的放鬆狀態。

 

4沒有原因去享受笑

當我們沒有任何原因去享受笑,從丹田中笑出來,甚至開自己玩笑 (對像是自己,不是笑別人) ,丹田區的肌肉也會放鬆下來。

  

5)  簡單動作釋放情緒 ( 生物能練習 ) 

生物能練習( Bioenergetic Exercises) 是透過一些特定的情境,配合一些簡單的動作,身體技法、聲音或字句,可釋放潛藏在身體、神經系統或 潛意識裏的情緒能量。透過各種身體元素,如深層呼吸、眼睛、聲音、動作、面部肌肉、四肢…… 整個身體來表達,釋放時是全然的,是沒有保留的。跟著,你需要的是休息,是愛的滋養,是輕柔的音樂 ! 這是一個帶有深度清洗負面情緒能量的方法,身體及心靈會變得更放鬆、更敏銳、更喜悅、更植根於大地 ( Grounding ) 及歸於自己的中心 ( Centering )。

 

i 讓身體自然抖動/顫動起來

透過生物能練習,將谮藏在身體/神經系統裡的創傷情緒 ,透過非自主的抖動/顫動出來,釋放如驚嚇、恐懼、悲傷等情緒能量。

 

ii從丹田中 將情緒哭或叫出來

人體的丹田區是情緒的地下室。從丹田中哭叫出來的情緒才帶有深度的治療及清洗作用!當眼淚從丹田中釋放出來,這部分的肌肉便會放鬆起來,腹式呼吸便來得容易。

 

iii 憤怒的釋放

安全及有效的釋放憤怒對情緒健康尤為重要,目的是讓「愛的能量」可以自然流動!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感到自己不夠好(I am not good enough),我是沒有價值的(I am not worthy),不斷否定自己甚或憎恨自己!釋放對自已的憤怒是情緒治療健康的重要關口。

 

 6)  即興身體舞動

從「身心合一」的觀點來看,身體不僅可作表達、溝通,也是心靈狀態的具體呈現。透過即興的身體舞動,配合音樂、默想及覺察的方法,可釋放情緒壓力。

  

7即興彩繪 及音樂 

運用繪畫及即興音樂用來釋放潛藏在身體及潛意識裡的情緒能量,達致放鬆的效果,著重內心經驗的體會,並不強調技巧,沒有對錯美醜之分。

 

8角色 重演

心理劇或心靈劇場中運用角色 重演 ( Role enactment ),有能力用立體角度及跨越時間性,去重整個人內在或人際的衝突經驗。表達一些心內未說出的話,如愛的能量、纖悔 (confession )、 感恩 ( thanksgiving )、肯定對方的位置、澄清誤解、建立同理心等。

 

9) 用身體動作對「內在小孩」說話

你是可以表達憤怒 的!

你是可以表達恐懼不安 的!

你是可以表達脆弱無助 的 !

你是可以痛快地大哭 的!

你是可以有權去犯錯 的!
你是可以跟別人不同的!
你是可以不完美的!

............

 

10嘔吐 - 回復保護情緒的能力

回想孩童時代,當吞進一些無法消化的東西時,身體會自動把它吐出來,這是一種原始的保護機制。長大後,我們慢慢失去這種保護情緒的能力。在家庭及社會經驗中,會吞下很多不是屬於我們的負面情緒,藏在我們身體不同部份,特別是我們的腹部。在身心靈療癒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嘔吐的情況,身體將負面能量釋放出來,這是一個良好的康復現象。

 

11擁抱的治療力量

在我們的文化裡,對擁抱 ( Hugging ) 存在著很深的恐懼,特別在同性或兩性之間,甚少有純友情的擁抱,對身體接觸有著諸般的禁忌及壓力。這樣,擁抱所帶來的治療力量及對身心健康成長,就一直被忽視﹗

 

12) 再連結的經驗
身心再次連結 ( Reconnection ) 父母、祖先、上帝或宇宙大地的愛、同在及支持..... 這樣,個人的心靈會得到充分的滋養,並彌補了童年一些缺失了的經驗 ( Missing experiences ) , 這種「再連結」的經驗是情緒健康的重要基石!

 

 

VII  治療的目的

治療的目的不是令自己成為某一個人(Becoming),而是發現你內在的本性(Essence)。你會再次感到自己是完整的 ( Sense of Oneness & Wholeness ),沒有缺失,並完全地接納自己,深愛著自己。不再與別人比較,不再強迫自己要成為更好,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完美的!無論你現時有甚麼樣的情緒,過去有甚麼樣的經歷,你都是完美無瑕的!

 

 

參考文獻:

1) 孫廣和  生命原點~一個治療師與身心靈的親密對話    明科出版社    2008

2) 孫廣和  身體導向情緒治療法   第三屆世界自然醫學高層論壇論文集   2009

 

 

30. 內在小孩的詩篇(二) ~ 我的生命將會不一樣!
 

親愛的內在小孩:

我一直渴望被你看見,縱使我一直在收藏著自己!

我一直渴望被你了解,縱使我感到無人能明白我!

我一直渴望被你接納,縱使我一直在否定自己!

我一直渴望被你欣賞,縱使我一直在討厭著自己!

我一直渴望被你擁抱,縱使我感到自己𣎴值得被愛!

.........

當我感到疲累時,我渴望在你的懷裡歇息!

當我感到無助乏力時,我渴望有你的支持鼓勵!

當我感到孤單恐懼時,我渴望有你的陪伴!

當我感到悲傷難過時,我渴望有你的安慰!

當我感到興奮自豪時,我渴望有你的鼓掌歡呼!

.........

這樣,我的生命將會不一樣.....

像在荒漠中得了甘泉,滋養生命!

像在黑夜裡的新月,明亮皎潔!

像在暴風雨後乍現彩虹,歡欣美麗!

阿瑪諾 • 舒美圖
6/2/2014

 

 

29. 內在小孩的詩篇(一) ~ 你比一切都珍貴
 

親愛的內在小孩:

 

從來沒有人對你說,你是可以表達你的憤怒!
從來沒有人對你說,你是可以表達你的恐懼不安!
從來沒有人對你說,你是可以表達你的脆弱無助!

從來沒有人對你說,你是可以痛快地大哭!

 

今天,我要重新對你說:你可以表達任何的情緒,不必吞下它們!

 

今天,我要重新對你說: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放下層層保護的盔甲,

療癒受傷的小孩!

 

從來沒有人對你說,你是可以有權去犯錯!
從來沒有人對你說,你是可以跟別人不同的!
從來沒有人對你說,你是可以不完美的!
從來沒有人對你說,擁抱是可以撫平傷痛,滋養心靈的!
從來沒有人對你說,你比父母的面子來得重要!

今天,我要重新對你說:你只要成為你自己,不要成為我期待的!

 

今天,我要重新對你說:你可以成為自己內在小孩的父母!

 

愛錫他,照顧他!


今天,我要重新對你說: 你可以鮮活地展現你的生命力及創造力!

今天,我要重新對你說:你是完美無瑕的!你比一切都珍貴!



阿瑪諾 • 舒美圖
1/2/2014

 

 

28. 將生命的珍貴品質承傳下去!

 

每次到台灣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這𥚃的自然環境,友情.....也觸動了我!

這個月,剛出席了台灣心理劇大會及在會中帶領「舞動心靈」工作坊,同學們的熱烈反應,令我被 一間心理治療機構看上了,計劃在高雄辦「內觀藝術整合系列」的工作坊⋯

我在想,這些透過身體元素(如動作、聲音)、情感、人性化的接觸、不重視說話及頭腦的參與、重視內觀覺察等方式去表達/療癒自己的藝術,如何在香港扎根呢?

近幾年,國內有數間心理/商業機構找我帶課程,我的動力也不大..... 原來,我的心一直繋於香港!

這幾年,我每年有4至6次到外地學習/體驗各種表達性或身體導向的治療藝術......由於文化差異,令我體會更深,每次都感到滿滿回來!

我觀察了一個現象,自汶川大地震後,國內的心理治療發展蓬勃,連續兩三年的培訓多不勝數。在香港有的心理治療培訓,國內一定有;在香港沒有的,國內也會有!

然而,香港的輔導及心理治療的發展既傳統又狹窄!而且是醫療模式主導,排他性甚强!一般社福機構對非主流的治療藝術,也不容易接受....

可惜的是,在香港,我一直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臨床、教學、行政及統籌上),用在國內外的學習時間也不少,加上資源的缺乏......以致無法推廣更多的課程。

但心想,在這個環境下,中心能辦上兩個維期三年的專業認證課程,而且是香港首次主辦的,已經是神蹟奇事了!這股分享的能量一直在燃燒著!

然而,我的心一直在香港這個土生土長的地方!這幾年,都帶著一份熱情:人生到這階段,就是分享吧!將上天給你的禮物,盡情分享出去,將生命的珍貴品質承傳下去!

新的一年,獻上無限祝福!
 

Simon Sng

寫在七週年前夕

 

27. 舞動心靈~身體療癒你的心靈

 

為何是「舞動」?
 

人類所有活動的基礎都是動作,「動作」由人格產生,也是人格的一個部分,並且影響到人的情緒/心理狀態,人們往往在動作中透露內心的感受。感覺不安時緊縮身體,憤怒緊張時緊握雙手。但相反,如果有意識地去「動作」身體,也會為心理情緒帶來相同效果,如去Disco跳到筋疲力盡,情緒似乎也有所好轉,或上一堂瑜伽課,同樣感受身心舒暢。這些像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卻大有學問。

 

如果說人體的動作表現了生命能量的傳遞和轉換,舞動在表情達意上則更敏感和尖銳。從人類文明的遠古時代開始,舞動便是生活文化的組成部分,對人們的身心整體健康來講,與飲食、性愛和睡眠同樣的重要。在本質上,舞動是能夠把「身、心、靈」融合的健康藝術。

 

非洲族人見面時的問候語不是「您好嗎?」,而是「您跳什麼舞?」。世界上不同的文化裡,從出生、發育、成年、結婚到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中,各個階段都有相應 的舞蹈體驗活動。舞蹈被應用在慶典、娛樂、社交、戀愛、教育、體育、人際溝通、治療調理和精神宗教儀式裡,起著聯合形與神、個人與社會、任何大自然的作 用。四大文明古國中,舞蹈在文化傳統上很受重視,被認為是個人素質修養的主要教育方式。只是隨著時代變遷,舞動逐漸被技巧化、戲劇化、形式化和商業化,像成為表演者和娛樂藝人的專利。舞動藝術也開始逐漸脫離平常人的事業與生活。

 

跳跳舞,治心病?
 

在早期心理學領域中,已有為數不少的研究者觀察到,許多心理疾病與身體之間有很大的關連。原始而自由的舞動可以不知不覺地激起生命的動力,將其表達出來,也 可釋放及處理一些情緒困擾,並激發個人潛能。十九世紀末,西方的舞蹈公然從表演藝術的框框被解放出來,此後,舞動在身、心、精神上的重要功能逐漸被重新認識和應用。美國東西岸不約而同地出現了運用即興舞動元素,結合各種心理治療原理及技法發展出舞蹈/動作治療,鼓勵學生通過肢體把心靈/身體的感受表達出來,其課程令許多參加者感覺身心獲得巨大紓解,並引起了華盛頓州首府St.Elizabeth醫院的注意。
 

何謂舞蹈 / 動作治療(Dance & Movement Therapy)?
 

跟據美國舞動治療師協會,「舞動治療」被定義為「一種運用舞蹈/動作過程以促進個體情緒、身體、認知和社會整合的心理療法」。這種表達性治療藝術著重個人內心經驗的體會,並不強調舞蹈技巧,沒有固定的舞步、沒有對錯、美醜之分,參加者只須投入參與便可。

作為醫學、心理治療、藝術等學科相交叉的產物,舞動治療彌補了傳統談話心理療法的不足。在歐美,它已不僅對精神病患者、情緒困擾者、特殊學習需要/行為障礙的兒童及青少年人、長者或上班族在減壓、自我認知、激發學習能力和創造力等方面都有了多方的證明和成效。
 

站起來!做自己的心靈舞者 ( Soul Dancer )!
 

心靈活動:站起來,隨便打開一段你喜歡的音樂,晃晃你的雙手、抖抖你的雙腿、搖擺你的身體..... 慢慢放下頭腦對身體的控制,讓身體跟隨音樂去自由舞動..... 當音樂完結時,讓身體停下來,什麼都不動,去感覺生命能量 (血氣) 在身體裡流動,聽聽自己的呼吸聲、聽聽自己的心跳聲、覺察當下身體一切的感覺,所有身體的感覺都是好的,去歡迎它們....
 

 

26. 何謂身體動力分析? (又名:「生物能治療」)

( Bioenergetic Analysis / Psychotherapy )

 

身體動力分析 (Bioenergetic Analysis) 透過身體結構分析及於能量層面理解人格行為,同時運用有關技術溶化「肌肉盔甲」,溶化藏於身體及潛意識的情緒能量,這是一個帶有深度清洗負面情緒能量的方法,身體及心靈會變得更放鬆、更敏銳、更喜悅、更植根於大地 (Grounding) 及歸於自己的中心 (Centering)。

Bioenergetic Analysis ( also known as Bioenergetic Psychotherapy ), developed by Dr. Alexander Lowen in 1950s, believe that there i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mind and the body. Body stores the negative emotional reactions and “records” them as muscle tension and stiffness, low energy levels and poor posture.

To return in the state of healthy body and peaceful and balanced mind, individuals must discharge the muscular chronic tension, suppressed emotions and physical imbalances.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the individuals, bioenergetics excites the muscles and emotional health by use of various kinds of bioenergetics exercises & techniques.

Bioenergetics therapists study the muscular movements, breathing, tone of voice and emotions to determine physical 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patients. By balancing the energy and electrical disturbances within the body of the individuals and removing the toxins, the body can restore to health by itself. This therapy is related to the aliveness of the body. The more alive the body is, the more energy it has and vice-versa.

 

 

 

25.內觀藝術整合

一種啟動「內在療癒師」的情緒治療整合模式

( Mindfulness-based Arts Synergy )

此文章刊載於2011年「第三屆國際表達性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

 

Mindfulness-based Arts Synergy (MBAS) (Sng, 2008) offers a way of listening to the inner self, to the felt sense (bodily sensation), that helps the client to be the author of her or his own recovery.

 

The expressive art process provides a safe container to hold the felt experience; the expressive art image serves to document the felt sense. By combining such mindfulness techniques with expressive art forms & the different kinds of therapeutic elements, the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can be worked through by virtue of its cathartic effect and the ability to bring the unconscious materials into the consciousness, to clarify & make meaning of it.

 

During the process, the focus is not the aesthetic value, there’s no right or wrong, good or bad standard. The therapeutic use of different art forms as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and through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the emotional, psychosocial and developmental needs are addressed within a safe and supportive space.

 

「內觀藝術整合」(Mindfulness-based Arts Synergy-MBAS) (Sng, 2008) 運用了不同的藝術元素及心理治療的方法,如完形治療 (Gestalt Therapy)、容格的心理分析 (Jungian Analysis)、身體導向的心理治療 (Somatic Psychotherapy) 等方法,更重要的:是結合了正念覺察 (Mindfulness)、催眠治療 (Hypnotherapy) 、 能量心理學 (Energy Psychology) 及 團體動力 ( Group Dynamic ) 的元素,能深入個人及集體潛意識 (Individual & Collective Subconscious),重視「能量的流動」,引發更深入的轉化,接觸內在的生命力、自癒能力及創造力!


MBAS重視啟動案主「內在療癒師」(Inner Healer),醫自己病的藥就在自己身上。認為每一個人都可成為自己的心靈藝術家 (Everybody is a Soul Artist)。重視藝術創作的過程 (Process) 而非結果 (Product) 或表演 (Performance);著重內心經驗的體會及轉化,並不強調藝術技巧,沒有對錯美醜之分。
 

介入原則

1. 各種藝術媒體的運用 (Use of Different Arts Media)
用各種藝術媒體,如即興舞動、形體動作、視覺藝術、即興音樂、即興戲劇、詩詞等媒體,其特點如下:
i 間接、非入侵性 (Indirect & non-invasive)
ii 非語言為主 (Non-verbal & content free)
iii 即興形式進行 (Improvisation)
iv 引發創造力、樂趣、滿足感、自癒能力 (Arts as Medicine)
v 安全及有效 (Safe & effective )

2. 重視藝術創作的過程 (Process) 而非結果 (Product) 或表演 (Performance)
並不強調藝術技巧,沒有對錯美醜之分,著重內心經驗的體會及轉化。而當案主放下對錯、美醜、好壞的觀念或批判時,身體、頭腦及心靈就會放鬆下來。此時,創造力 (Creativity)~一種自發性的表達,就從內在的核心湧現出來,這股創造力會帶給極大的滿足感和喜悅!

3.強調能量流動的介入 (Energy Sensitive Practice)
治療師透過五官去看、去聽、去感覺整個治療過程的能量流動 (Energy flow),不是機械性的帶出治療活動!也重視環境中的能量訊息,如燈光、佈置 (彩布、花...)、氣味、音樂的運用....

4. 以正念覺察為核心 (Mindfulness-based)
透過不同藝術元素來進入「靜心」狀態,強調內在的自我探索及身心覺察,由身體進入內在的覺知,讓思想雜念逐漸停止下來,案主會體驗到一份寧靜、喜悦、生命力與創造力的品質。
i 過程中強調持續的覺察 (Continuous Awareness)
ii 特別的技巧,如活動中突然停下來,覺察環境、行為、身體的感覺 (Body sensation)、感受、思想 (分折、比較、批判、解釋、期望....)、內心渴求、我是誰、能量體 (Energy body)、靈性體....
iii 接受當下、不追求某些狀態或逃避它們 (Non-goal attainment)
i
v 對所呈現的生命狀態說「是」 (Say Yes to Life!)

5. 重視情緒的淨化 (Emotional Purification)
情緒是一種能量,若不將它釋放或表達出來,你將無法得到真正的放鬆及寧靜。而釋放的方法必須是對自身及他人安全的、有效的。
生命的本質就是完美無缺,只要將思想及情緒垃圾清倒出來,我們就會感到那份寧靜、喜悅及放鬆的狀態。案主允許自己表達表層及深層情緒 (Secondary & primary emotion):恐懼、悲傷、內疚、羞恥及憤怒等,特別是對自己的憤怒 (Anger towards oneself) 的釋放!

6. 強調人性化的接觸及表達 (Humanity-based)

在信任及安全的環境下,案主的內心感受得以表達出來,案主可放下心理防衛機制 (Letting go of the psychological defense),允許自己脆弱無助 (Vulnerability) 的心靈狀態呈現出來,被團體/治療師/宇宙的愛所溶化/接納/盛載/支持,如團體成員因感到傷痛/喜悅而自然地擁抱起來 (Group Hugging)。

7. 催眠技巧的運用 (Use of Hypnotic Techniques)

運用回溯催眠(regression therapy),引導案主進入內在孩童的心理及情緒狀態,這是一種中度,甚或深度的催眠狀態 (Trance),加入暗示語 (Suggestions) 或治療性語句 (Healing words)。很多時,這些語句是對個人「內在孩童」說的,例如「你係可以表達憤怒而我仍在你身旁」、「你係可以隨時得到你所需要的」、「你係可以跟別人不同的」、「你係可以犯錯的」、「你係可以與別人不同的」、「你係值得被愛的」等。

 

8.強調身體及情緒導向 (Body Centered & Emotionally Focused)
從身體導向心理治療的角度,創傷是記憶在身體裏 (Trauma in the Body),包括神經系統、肌肉、器官、細胞、筋骨、軟組織、筋膜.... 透過各種身體元素,如聲音、動作、眼睛.... 可將情緒記憶釋放出來,這有助恢復案主的思維功能,作出較客觀/冷靜的判斷!

9.強調以人為中心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一種邀請性及非批判性的態度 (Inviting & Non-judgmental attitude),案主會感到有空間 (Space) 去自由決定跟從治療師的引導;在接納、溫暖及同理心的氛圍下,案主內心的恐懼/羞愧會被逐漸消解,感到安全及信任是啟動「內在療癒師」的重要元素!

10.一種共同創造的旅程 (Co-create Process)
治療師與案主共同創造療癒的經驗,這是建基於一種平等的關係。治療師是以引導者 (Facilitator) 角色,引發案主內在治療師 (Inner Healer),接觸內在資源!

11 道具及音樂的運用 (Use of Props & Music)
合適的音樂及許多物件都可以成為治療上的工具,如彩布、椅、枕頭、報紙、敲擊樂器、人型布娃娃.....協助案主表達各種被壓抑的情感。

12.千變萬化的介入( Variation of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因應案主當時的身心狀態/需要/情緒及治療的目標,治療師運用「直覺」(Intuition),帶出千變萬化的過程。就算同一個活動,在不同的人/時空,也有不同的變化!也可為某個成員,即時設計一個治療性活動!

13. 團體動力的運用 ( Use of Group Dynamic)
在團體中,一個人的傷痛再不是一個人去承擔,而是治療師與其他成員陪伴或支持一個人去面對!

14. 靈性經驗的體驗 (Transcendence Experience)
照顧案主的靈性需要 (Spiritual Needs),引導案主接觸內在的神性/佛性/真我/高我/存在的核心 (God /Buddha-nature /True Self /Higher Self /Core Being),這種超越個人的靈性經驗,能為現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洞見或解脫!

總結:
MBAS要求治療師的「全然臨在」(Fully Presence) ,這種臨在建基一種歸於中心 (Centering) 及植根大地 (Grounding) 的能力。治療師對內在的充份覺察(如情感/思想/需要....)及與自己和諧共處十分重要!

治療師在身心靈方面需不斷的成長,在治療方法及技巧上不斷的學習,要有深度,也要有闊度,達到融會貫通。當治療師完全開放與接納時,就會洞察引致傷痛的原因及治療的方法;當治療師在高度覺知狀態下,生命能量就流過全身,「直覺」引導治療的歷程。

 

參考文獻:

1) 孫廣和  生命原点~一個治療師與身心靈的親密對話    明科出版社    2008

2) 孫廣和  身體導向情緒治療法   第三屆世界自然醫學高層論壇論文集   2009

 

 

24. 情緒的能量等級

The content was adopted from the book: Transcending the Levels of Consciousness

著名心理學家David R.Hawkins分析了各種情緒的能量等級,從最負面、傷身的情緒,到最正面、滋潤的情緒。所有的情緒裡面,排的最低的不是憤怒、悲傷、恐懼,你認為應 是什麼?排的最高的不是驕傲、勇氣、真愛,你覺得會是什麼呢? (從0到1000,200以下為負面,200或以上為正面)


1. 羞愧 Shame (20)
羞愧的能量級幾近死亡,它猶如是有意識的自殺行為,巧妙的奪去人的生命。在羞愧的狀況下,我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或者是希望自己能夠隱身。這是一種嚴重摧殘身心健康的狀況,最終還會讓我們的身體致病。

2. 內疚 Guilt (30)
內疚感以多種方式呈現,比如懊悔,自責,受虐狂,以及所有的受害者情節都是。無意識的內疚感會導致身心的疾病,以及帶來意外事故和自殺行為。它也經常表現為頻繁的憤怒和疲乏。

3. 冷淡 Apathy (50)
這個能量級表現為貧窮、失望和無助感。世界與未來都看起來沒有希望。冷漠意味著無助,讓人成為生活中各方面的受害者。缺乏的不止是資源,他們還缺乏運氣。除非有外在的幫助者提攜,否則很可能會潦倒致死。

4. 悲傷 Grief (75)
這是悲傷、失落和依賴性的能量級。在這個能量級的人,過的是八輩子都懊喪和消沉的生活。這種生活充滿了對過去的懊悔、自責和悲慟。在悲傷中的人,看這個世界都是灰黑色的。

5. 恐懼 Fear (100)
從這個能量級來看世界,到處充滿了危險、陷害和威脅。一旦人們開始關注恐懼,就真的會有數不盡的讓人不安的事來臨。之後會形成強迫性的恐懼,這會妨害個性的成長,最後導致壓抑各種可能性。

6. 欲望 Desire (125)
欲望讓我們耗費大量的努力去達成我們的目標,去取得我們的回報。這也是一個易上癮的能級,不知道什麼時候,一個欲望會強大到比生命本身還重要。欲望意味著累積和貪婪。願望可以幫助我們走上有成就的道路。但是欲望卻能成為到達比知曉更高層次的跳板。

7. 憤怒 Anger (150)
如 果有人能跳出冷漠和內疚的怪圈,並擺脫恐懼的控制,他就開始有欲望了,而欲望則帶來挫折感,接著引發憤怒。憤怒常常表現為怨恨和復仇心裡,它是易 變且危險的。憤怒來自未能滿足的欲望,來自比之更低的能量級。挫敗感來自於放大了欲望的重要性。憤怒很容易就導致憎恨,這會逐漸侵蝕一個人的心靈。

8. 驕傲 Pride (175)
比起其他的較低能量級,人們會覺得這個能量級是積極的。而事實上驕傲讓人感覺好一些,只是相比其他更低的能量級而言。
驕傲是具有防禦性和易受攻擊性的,因為它是建立在外界條件下的感受。一旦條件不具備,就很容易跌入更低的能量級。自我的膨脹是驕傲自大的助推劑,而自我常常是易受攻擊的。因此驕傲的演化趨勢是傲慢和否認,而這些都是抵制成長的。

9. 勇氣 Courage (200)
到 了這個能量級,動力才顯端倪。勇氣是拓展自我、獲得成就,堅忍不拔,和果斷決策的根基。在之前的能量級,世界看起來是無助的,失望的, 挫折的,恐怖的,但是到了勇氣的能量級,生活看起來就是激動人心的,充滿挑戰的,新鮮有趣的。在這個能動性的能量級,人們有能力去把握生活中的機會,因此 個人成長是可行的。
對於那些能夠打擊能量級低於200的人的障礙,對進化到200能量級的人來說則是小菜一碟。到了這個能量級的人,總是能回饋足夠多的能量給這個世界;而低於這個能量級的人,則是不斷地從社會中汲取能量,絲毫沒有回饋。

10. 淡定 Neutrality (250)
低於250的能量級,意識是趨向於分裂和剛硬性的。淡定的能級則是靈活和無分別性的看待現實中的問題。到了這個能量級,意味著對結果的超然,一個人不會再經驗挫敗和恐懼。這是一個有安全感的能 量級。到了這個能量級的人,都是很容易與之相處的,而且讓人感到溫馨可靠。因為他們無意於爭端、競爭和犯罪。這樣的人總是鎮定從容。他們不會去強迫別人做什麼。

11. 主動 Willingness (310)
這個意識層次是進入更高層次的一道門。在淡定層次的人,會如實的完成工作任務。但是在主動層次的人,通常會出色的完成任務,並極力獲得成 功。這個能量級的人成長是迅速的,他們是為人類進步而預備的人選。低於200能量級的人,他們的思想是封閉的,但是能量級在310的人則是全然敞開的。這個能 量級的人,通常是真誠而友善的,也易於取得社交和經濟上的成功。他們總是有助於人,並且對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來。他們也樂意面對內在的狀況,也不存在較大 的學習障礙。鑒於他們具有從逆境中崛起的能力,他們都能夠自我調整。由於已經釋放了驕傲,他們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並學習別人的優點。

12. 寬容 Acceptance (350)
在這個能量級,一個巨大的轉變會發生,那就是了解到自己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創造者。低於200能量級的人則是沒有力量的,通常視自己為受害者,完全受生活所左右。這個看法的根源是,認為一個人的幸福和苦難來自某個“外在”的東西。在寬容的能 量級,沒有什麼“外在”能讓一個人快樂,愛也不是誰能給或奪走的,這些都來自內在。

寬容意味著讓生活如它本來的樣子,並不刻意去塑造成一個特定的模式。在這個能量級的人不會對判斷 / 對錯感興趣,相反的,對解決困難他們則樂於參與。他們更在意長期目標,良好的自律和自控是他們顯著的特點。

13. 明智 Reason (400)
超越了感情化的能量級,就進入有理智和智慧的階段。這是科學、醫學,以及概念化和理解能力形成的能級。知識和教育在這裡成為資歷。這是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大政治家和高級法庭審判長的能級。愛因斯坦,佛洛伊德,以及很多在歷史上的思想家都是這個能 量級。這個能量級的人的缺點是,過於關注對符號和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和區分。明智並不能讓人走向真理。它只是能製造出大量的資訊和文檔,但是缺乏解決資料和結果差異性的能力。明智本身是通往更高能 量級的一個最大障礙。在我們社會中能超越這個能量級的人鳳毛麟角。

14. 愛 Love (500)
這裡的愛並非指各種媒體所描述的愛,是很容易帶上憤怒和依賴的面具。這種愛一旦受到挫折,立刻就能轉變成憤恨。引發憤恨的愛是來源於驕傲而不是真的愛!
這個500能量級的愛是無條件的愛,是不變更的愛,是永久性的愛。這種愛不會動搖,它不是來自外界因素。愛是存在的基本狀態。愛是寬容,滋養和維持這個世界的。它不是知性的愛,不是來自頭腦的愛,它是發自心靈的愛。這是一個真正幸福的能 量級。世界上只有0.4%的人曾經達到這個意識層次。

15. 喜悅 Joy (540)
當愛變得越來越無限的時候,它開始發展成為內在的喜悅。這是在每一個當下,從內在而非外在升起的喜悅。540能級也是擁有治療和精神獨立的能 量級。由此往上,就是很多聖人和高級修行者以及治療師的能量級。這個能量級的人的特點是,他們具有巨大的耐性,以及對一再顯現的困境具有持久的樂觀態度,以及慈悲。到達這個能 量級的人對其他人有顯著的影響。他們持久性的關注,會帶來愛和平靜。
在能量級超過500的人看來,這個世界充滿了閃亮的美麗和完美的創造。一切都毫不費力的同時發生著。對他們是一些平常的作為,卻會被平常人當成是奇跡來看待。在瀕死體驗中出現的特徵,有時也讓他們體驗到能量浮動在540-600之間的經驗。

16. 平和 Peace (600)
這個能量層級和所謂的卓越、自我實現以及基督意識有關。它非常稀有,一千萬人當中才有一個人能夠達到。而一旦達到這個能 量級,內與外的區分就消失了, 感官被關閉了。在能量級600及其以上的人的感知如同慢鏡頭一樣,時空懸停了,沒有什麼是固定的了,所有的一切都生機勃勃並光芒四射。雖然在其他人眼裡這個世界還是老樣子,但是在這人眼裡世界卻是一個,和宇宙源頭進化一起協同舞蹈的,不斷進化的流轉。
這是一種非比尋常、無法言語的現象,所以頭腦保持長久的沉默,不再分析判斷。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成為同一個人,觀照者消融在觀照中,成為觀照本身。能 量級為600到700之間的藝術作品和音樂,把我們帶到通常認為的永恆的狀態中。

17. 開悟 Enlightenment (700-1000)
這是歷史上所有的精神模範,讓無數人歷代跟隨的偉人的能量級。這是強大靈感的能量級,這些人的誕生,形成了影響全人類的引力場。在這個能 量級不再有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分離感,取而代之的是意識與神性的合一。



 

23. 人體的肌肉盔甲 ( Muscular Armoring )

 

你能夠用好奇,友善的眼神去看這個世界嗎?


你能夠挺起胸膛,深深地呼吸,感受心靈的開放與自由嗎?

 

你能夠感受到與丹田最深生命能量的連接,每一步都腳踏實地,感受到植根大地的穩健與支持嗎?

小時候的我們自然,全然的活著,但隨之而來無數規範,禁忌及創傷所造成的壓抑和緊張,那些被壓下去的情緒和感受不僅被儲存在心靈深處的某個角落,而且在身體肌肉系統中造成緊張及壓力,經年累月後,身體會由放鬆及彈性的狀態變為繃緊及防衛,形成所謂的「肌肉盔甲」(Muscular Armoring),阻斷了能量的自由流動。久而久之,骨架會引致變形及身體會感到疼痛!與此同時我們的呼吸模式也受到很大制約,大部分人維持在長期短而急促的焦慮恐懼模式之中。

這些被迫創造出來的「肌肉盔甲」在當時是必要的保護機制,但是,在我們成年後,這些肌肉盔甲和焦慮的呼吸嚴重地阻礙著我們體驗豐富多彩的生活。

眼睛周圍的肌肉往往卡住了過去的憤怒,害怕,懷疑,憂傷……我們無意識地經常帶著這樣的眼神,猶如厚厚的有色眼鏡看這個世界,它令我們無法真正地活在當下,即使成年後也總是重複過去的悲劇而不自知。

 

臉頰的咬肌、頸部的胸鎖乳突肌、肩部的斜方肌也儲存著許多的憤怒及緊張情緒。
 

* 為了保護我們的心,胸部的肌肉緊緊地收縮,背也弓起來,在選擇關閉和麻木去逃避傷痛的同時,也關閉了愛與慈悲流通的管道。吸氣—我們願意活在這個世界上,呼氣—願意放下,放鬆。身體和呼吸不會說謊,短而淺的呼吸體現我們焦慮和恐懼。

 

橫隔膜區域,儲藏了那麼多的控制,緊張和憤怒,那也是肝、膽、脾臟和胃的位置,年齡稍大的人,許多都從這些部位開始得病。

 

腹部(丹田)是我們情緒的地下室,這裡藏著各式各樣的情緒。從丹田中哭叫出來的情緒才帶有深度的治療及清洗作用!當眼淚從丹田中釋放出來,這部分的肌肉便會放鬆起來,腹式呼吸便來得容易。

 

* 我們小腹以下的生殖系統,排泄系統似乎被認為是汙穢或羞愧的,而生命和死亡其實都從這裡開始,否定了它們,我們無法得到生命最大的力量!

 

在情緒療癒中,可透 過各種身體元素,如呼吸、聲音、眼淚及特定的動作來釋放這些記憶或壓抑在身體的各種情緒,解開身體的肌肉盔甲 ( Muscular De-Armoring ),身體及心靈會變得更放鬆、更敏銳、更喜悅、更植根於大地( Grounding ) 及歸於自己的中心 ( Centering )

 

 

回到頁首

 

22. 情緒療癒的十二種臨床智慧!

 

以下文章記載了對情緒療癒的十二種臨床體驗,主要內容來自作者所著的 < 生命原點~一個治療師與身心靈的親密對話 > 一書。願此文章為正在受苦傷痛的朋友,為您們的生命帶來一點亮光和醒覺!

 

1) 成為自己的治療師 ( To be your Own Healer )

對任何治療來說,治療的「方向」比治療的「速度」更為重要。「方向」找對了,就會見到問題的逐步改善!假若你要長期依靠外在的治療,例如儀器、藥物、治療師……那不是根本的治療。根本的治療是你找到一位內在的治療師 (Inner Healer)。醫自己病的藥就在己身上,「你」— 成為自己的治療師!
 


2) 創傷情緒記憶在身體及潛意識裡 ( Trauma in the Body )

單靠頭腦上的理解、領悟及調整,或只看正面/個人資源,是不可能解決由創傷(早期或近期生活中重大事件)引發的情緒問題。身體是潛意識的最重要呈現的地方,這可解釋為何透過身體導向的心理治療,那麽有效地療癒情緒創傷!

 

3) 離開受害者的心態

這是不容易轉變的心態,對自己的情緒負全責,照顧自己的情緒,不再只抱怨對方,是成長一個重要標記!一般來說,只有憤怒的情緒得到確認及充分被表達,當事人才會容易離開受害者的心態!

 

4) 在跌倒的地方進行治療 

一個人是在那個地方跌倒受傷,就要在跌倒的地方進行治療。許多人選擇了以逃避的方式去面對過往的傷口,或用了許多方法令自己感覺好些,以為傷痛已經痊癒……但最後發現傷痛依舊,並沒有真正的療癒或「放下」! 要治療情緒創傷及其引起的身體病痛,首要的是處理各種童年陰影/缺失,或成長中的創傷經驗,這是最根本的方法!

 

5) 情緒療癒的唯一指標:身體沒有情緒反應,身體依然是放鬆自在的,沒有情緒的起伏

多人以為用壓抑,用理性思維去解決或逃避創傷事件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但這些負面情緒非但沒有消失或化解;相反地,它們潛伏在潛意識底層及身體的肌肉或器官上。久而久之,身體就承擔著這些傷痛,病痛就隨之而來;當別人踫觸你的傷痛時,情緒就會爆發出來!情緒得到療癒的唯一指標:就是當事人回憶 / 描述創傷事件時,或回到事發的地點及遇到「施虐者」時,身體沒有情緒反應,身體依然是放鬆自在的,沒有情緒的起伏,那就代表真正的療癒!

 

   6) 放下心理防衛

心理防衛一直保護你,免你再次受傷害,但同時阻礙您接觸內在的傷口,在安全及信任的治療關係中,當事人可逐漸地放下各種防衛,療癒內在受傷的 小孩! 這時候,當事人真的「準備好」自己去面對內在的傷痛,為療癒節省很多的時間。

 

7) 表達及盛載情緒 ( Expressing & Holding the Emotion ) ~ 兩種不同的能力

面對傷痛情緒時,可以選擇表達釋放出來(如哭、叫…)抑或選擇盛載它們(不是壓抑),去深入感覺它們,接納它們,不要去改變它們,只需要去觀照它們,向情緒說「是」;向生命說「是」……無論你選擇那一種方式,你會發現,這份傷痛會逐漸地減輕,甚至消失。「表達」及「盛載」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能力,一陰一陽,缺一不可,我們都需要學習與培養!



8) 重新連結內在的本性 / 愛的源頭 ( Reconnection to the Core Essence / Loving Object )

當被壓抑的情緒得到充份表達 / 釋放後,需要重新連結 ( Reconnection )內在的本性 (Core Essence)  ( 如神性、佛性、初心… ) 或愛的源頭 ( Loving Object) ,可能是指養育你的親人(如父毋,祖父母...)、祖先、個人信仰中的神明 (如上帝、佛陀、靈性導師…)、大自然、親密関係 (如伴侶…) 甚或寵物。這種「再連結」彌補了我們成長的情感或某種經驗的缺失 ( compensate the missing experience )



9) 情緒療癒只發生在經驗層次上

真正的情緒療癒只發生在經驗層次上,並不是在頭腦上,不是你去過多少次團體,也不是你知道多少有關的知識 ; 發生在頭腦上的,很快會忘記,是短暫的。唯有在心靈裏經驗到被愛的充滿及療癒,唯有愛才可溶解對自己及他人的怨恨 ! 唯有在愛中你會感到活在當下 !
 


10) 面對治療危機 ( Facing the Healing Crisis )

我們的性格是逃避心靈的痛苦。在治療的過程中,當碰觸到過去的傷痛時,我們會感到心靈的痛楚及恐懼自己失控 ; 像自然療法一樣,心理治療同樣出現治療危機 ( Healing Crisis ) , 這個時候,我們很想放棄治療,回到原先安全及舒服的地帶 ( Comfort Zone )。若我們能勇敢地面對,堅持下去,轉化是可能的,治療是可能的 !



11) 創傷療癒是一種螺旋式的治療軌跡 ( Spiral Healing Path ),需要時間去轉化

事實上,影響一個人的轉化有許多複雜因素,有一點我們要記住,假若你的傷痛是深層的及經歲月發展出來的,你不能期望數次的治療經驗就可能解決久遠的傷痛!創傷治療是一種螺旋式的治療軌跡 ( Spiral healing path ),只要你願意去面對,深層的傷痛會逐漸浮現出來;或像剝洋蔥皮一樣,一層層的,需要耐性及勇氣去面對,需要時間去轉化 !

 

12) 治療只是第一步

單單的治療是不足夠的,就算一個完美的治療也只不過是第一步,除非你透過持續的「靜心」來淨化你的「本性」;否則,垃圾會再度囤積,毒素會再次瘀塞你的能量通道。這就是靈性生命的成長為何這般重要!
 


回到頁首

 

21. 從多宗醉酒後犯案及暴力事件說起,

看人性裡的陰暗面…

 

因很瑣碎的小事而大發雷霆,口出惡言來批判別人!

飲醉酒後非禮/強姦了某人

表面是好好先生,對待家人卻十分暴力!

身為神職人員如牧師、神父卻曾非禮或有戀童癖!

律師去偷內衣、明星去高買!

及每日多不勝數的暴力及報復事件等

 

陰暗面是什麼?

誰的人性裡沒有陰暗面? 

             陰暗就像埋藏在人格下的一連串地雷:你以為一切順利;突然,你做了某件事,就把這一切全摧毀了!你幾乎不敢相信,毀掉它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其實,每個人內在都想壓抑或隱藏某些東西,如恐懼、悲傷、憤怒、羞恥、內疚 、孤獨、自卑、慾望等,但壓抑到了盡頭,最終它爆發出來的,最更巨大的破壞力量,甚至摧毀你的生命!

 

陰暗能量與正能量的分別?

人生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有陰就有陽、有正能量就有負能量例如;對一個人愛得愈深,若反過來,恨也就愈深;有些人表面自大,但內裡其實很自卑等。以上是著名心理學家容格Carl Jung 的「理論」。

 

陰暗能量通常會怎樣顯現出來?陰暗能量會影響我們日常生活?或身體狀況嗎?

逃避陰暗面,只會加強它的力量

如果我們無法給自己一個「安全出口」來表達陰暗面,或甚至拒絕承認它的存在,它就會發展茁壯,變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我們最意料不到的時刻,做出自己從未想過的事,甚至摧毀自己及周遭人們的生活!

 

所以,當一個人用「壓抑」、「逃避」、「理性化」的方式去面對內在陰暗面時,情緒壓力會愈多愈大。如持續地面對恐懼、憤怒及內疚等情緒,身體的筋肌、筋膜便會由放鬆及彈性的狀態變為繃緊及防衛,形成所謂的「肌肉盔甲」( Muscular Armoring )。長期的繃緊會導致血氣流通不暢,引發身體某部位的疼痛。可以說,能量不流通或聚積,會引起各種身心不適,如痛症、內分秘失調時。嚴重時,更會發展出高密度的癌細胞!

 

面對陰暗面有什麼好處?

陰暗 - 是敵人還是朋友?

 

            如果我們不處理我們的陰暗面,它將反過來控制我們!而且會以你最不預期的方式出現來破壞我們!如何面對我們內在深處的陰暗面?當你感到支離破碎或被傷害時,你又可如何愛自己?你如何接納及整合你的陰暗面,讓你回到完整的自己?

 

面對陰暗 - 會為我們帶來情緒健康!

 

因為陰暗決定了我們如何對待自己,決定了我們是否會尊重我們的孩子及伴侶,更決定了我們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但暗地的衝動與不良行為不會奇蹟地消失!但是,如你選擇去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便能使情緒變得健康,能改善人際關係!我們相信,對慢性病或痛症來說,面對陰暗 (情緒、負面思想程序) 是可以改善病情,療癒痛症的。

 

怎樣可以察覺自我的陰暗面?

 

問自己:有什麼情緒/思想是被你「壓抑」或「逃避」了的 ?

問自己:在什麼狀況下,會引發你的陰暗面?

問自己:當你感到被欺負、被排斥、被遺棄、被拒絕、被攻繫、被輕視時,情緒及行為有何反應?

                  人在壓力下、不為人知時、在同儕壓力下、在消極挫敗時、在喪失人性的狀況下

 

有什麼方法可以將陰暗力量轉化?哪些治療可針對陰暗力量?

 

處理陰暗面的方法:

第一步  察覺:就是承認它的存在!當陰暗呈現你的生活時,首要是承認它!

 

第二步  擁抱陰暗:接納你的陰暗面,御下「一切都很好」的最佳表現,接納自己的脆弱、失敗、限制、過去的傷痛…. 唯有當我們有勇氣如實面對事物,不帶任何自欺或妄想時,情緒才會健康!

 

第三步  處理童年及家庭留下的創傷:包括內在孩童治療、情緒/創傷治療 (身體導向情緒治療法) 。我們不只可以放下這個重擔,還可以從中,將自己被壓抑的潛能完全發揮出來,找回愛,也找回真實完整的自己!並且改變不斷重複的行為模式,讓陰暗成為具有創造性的能量,活出真實的幸福!

 

第四步  學習「靜心」(Meditation)靜心令你體驗到內在生命的更新!

* 從頭腦的不斷干擾與自己的心與身體 (Heart & Body) 的連繫;

* 從對生命的懷疑、恐懼、憤怒、內疚、逃避對生命的完全信任、接受、對生命說是 ( say yes to Life )

* 從沒有意識和覺察 ( awareness ) → 有意識和覺察地生活;

* 從無止境的慾望 ( Desire ) →有節制地或合符自然的需求;

* 從活在過去與未來之中 ( live in the past & future ) → 到活在當下( fully present )

 

總結 : 發展完整的自我

 

不論你多會協調,多麼圓滑,多有同理心,各種被壓抑的情緒、慾望總是在暗處蠢蠢欲動!除非,你能勇敢地面對生命中潛藏的陰暗面!

 

 

回到頁首

 

20. 人生的兩個轉捩點:

從傳統輔導模式走向表達性心理治療及身體導向心理治療 

 

1998年,我從事輔導工作已有11年,我接觸到香港第一位戲劇及動作治療師,從此,我與表達性心理治療結下了一個「緣」,先後跟隨六十多位本地及海外藝術家、藝術治療師學習。自2000年起,曾在本港帶領超過一百多個藝術成長團體及工作坊,發展出「心靈藝術(Soul Art) 及「內觀藝術整合( Mindfulness-based Art Synergy )之成長模式,我主張「心靈藝術家」( Everybody is a Soul Artist ) 之信念,認為每一個人都可成為自己的藝術家,在靜心中尋回內在的創造力及對藝術美感的欣賞能力;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啟動內在療癒的力量。

 

2003年,我生命中遇到一個很嚴重的創傷,整個人接近崩潰邊緣,內心充滿 怨恨、恐懼、冤屈、悲痛等情緒,對人及世界也失去了信心!那個時候,我問自己:要讓自己活得像死人嗎?2004年,我開始到不同國家去學習各種非主流的治療藝術,面對內在的情緒及思想垃圾,用了幾年時間,處理了自己的情緒,並恢復了對人及世界的信心!在研習身體導向心理治療及童年治療中,我發現有些成員曾接受長時間的輔導,但創傷依舊,內心壓抑著很多情緒,隨時爆發出來!這給我對輔導工作有一個很大的反省!

 

傳統輔導與心理治療對治療嚴重/早期創傷情緒的限制 

最近十多年,在歐美,愈來愈多研究指出,創傷情緒記憶在身體及潛意識裏 ( Trauma in the Body ),單靠頭腦上的理解、領悟及調整,或只看正面/個人資源,是不可能解決由創傷(早期或近期生活中重大事件)引發的情緒問題。諸如喪親、父母離異、身體及性虐待、被遺棄、疏忽照顧….這些創傷記憶,可追溯至胚胎時期 甚或更早的記憶(如前世記憶),也可追溯於整個家庭歷史留下來的心理遺傳。要治療情緒創傷引起的身體病痛,首要的是處理各種童年陰影/缺失,或成長中的創傷經驗,這是最根本的方法!

 

當來訪者願意放下各種防衛,去面對受傷/脆弱的自己,在跌到的地方進行治療,身體充份經驗到那些被抑壓的情緒,然後用身體的各種元素,將其表達/釋放出來 (emotional-somatic discharge),這就是情結治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跟著來訪者要重新連結一個愛的源頭,這可能是治療師、父母、上帝、佛陀、長者、寵物…. 這種修補滋養過程,可能需要多次,視乎個人傷痛的深度及闊度。隨著情緒得到充份的釋放及修補,對部分人來說,正面/理性思維及行為就自然出現。對有些人來說,需要繼續面對從小到大學習到的虛假/負面思想程式 (false/negative belief),這就是內在孩童及生物能治療這麼有威力的原因!

 

總括來說,這些治療藝術認為「每一個人都可成為自己的治療師!」,醫自己病的藥就在自己身上!重視潛意識及身體的情緒記憶、重視非語言及心的體驗、重視處理早期創傷及情緒釋放、連結內在治療資源,讓身心靈得到愛的滋養及修補!

 

 

19. 心靈活動彷彿成為一種逃避接觸傷痛情緒/回憶,

甚或避世的方法!

      我一直遇到身邊的朋友或來訪者,在身體及潛意識裡記憶了成長中留下的情緒印痕,但他們大多數沒有意識去面對這些情緒垃圾,甚或抗拒這種釋放情緒的治療方法!這樣,他們縱使參加各式各樣的心靈活動、生命成長營、潛能發揮課程等,但內心的傷痛及童年的陰影一直沒有面對過… 傷痛依舊!我曾聽過不少參加者這樣說:「這麼多年來,我以為我已經忘記了或 放下了這件事…」 事實上,他們一直沒有放下,心靈活動彷彿成為一種逃避接觸傷痛情緒 / 回憶,甚或避世的方法!

 

 回到頁首

 

 

18. 對導師的理想化投射

你不難發現有少部分的同學來找「好爸爸」或「好媽媽」的導師形象。他們會把童年時從父母身上未得到的情感滿足,投射到導師身上。起初,情感上會把導師視為一個理想父親或母親,後來發現導師也是人,有他/她的情緒限制,人性弱點時,他們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攻擊、批評曾經一度認為是聖人/完美的人,這種把導師「理想化」的兩極心理現象十分普遍,說下去、這也是童年創傷還未得到治療的一種現象!

 

17. 對情緒釋放的八大誤解!

特別那些傳統心理輔導/治療工作者,或主張以內觀來面對情緒的人士,對情緒釋放的心理治療有著種種的誤解!

第一,他們從沒有接觸過,或沒有親身體驗過這種療法。

第二,情緒釋放不等於情緒發洩,釋放是有意識下進行,是個人可以控制的治療性表達。

第三,可能曾聽過某人說過/體驗過,就下判斷,對有效的情緒釋放的實際操作並不了解。

        第四情緒釋放並不鼓吹暴力,相反它是充滿人性化的表達。
        第 五情緒釋放只會在 案主感到安全的環境及狀態下進行,而且釋放是按案主能承受的能力進行,並由受過專業培訓的治療師引領下進行,並不會引起二度創傷 ( Re-traumatization )。

第六,中國文化對強烈情緒釋放一直都是壓抑,存有恐懼、逃避,以及不知如何面對強烈情緒。

第七,在傳統的輔導/心理治療的訓練中,對如何處理/支持強烈情緒的表達,真是少之又少!

第八對一些有嚴重創傷的人,只用「內觀式的情緒減壓方法」並不足夠。我曾接觸過不少案例,因參加內觀禪修時,內在的情緒垃圾湧出來而感到痛苦至極,甚至被迫半途而廢!

 

16. 縱使遇上失去/衝突,受苦時間會縮短...

        將情緒垃圾釋放的好處在於使個人情緒逐漸穩定下來,沒有過往的大起大落。很多人以為你是麻木或理性上腦,事實上這不等於麻木,只是心的感覺不為所動,一切如是。內裏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去接受任何發生的事,悲喜也是,甜苦亦然。

對別人心理/情感的投射,別人的攻擊、批判、種種是非、世間的悲苦,能處之泰然這樣!別人認為興奮的事,也不會特別興奮。別人認為悲傷的事,也不會特別難過。縱使遇上失去/衝突,受苦時間會縮短,從幾年、幾月、幾日、幾小時,甚至幾分鐘,情緒就消失了!立時回到當下,這種能力就像小孩能回到當下的能力一樣,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

 

回到頁首

 

 15. 偉大的寧靜及無比的放鬆

        每次情緒釋放/療癒後,來訪者會感到一個偉大的寧靜及無比的放鬆。身心上感到與天地融為一體的感覺,思想消失了、緊張消失了、恐懼消失了、一切心理及情感活動消失了,只有偉大的寧靜及「空」的狀態!許多修行人士用了十多年,甚至一輩子,也是在追求這種天人合一的境界。竟然在深度的情緒釋放後就自然達到了,不費吹灰之力,這就是我們的本性/本來面目!

  

14. 有不少人問我:你為何這麼低調?

        有不少人問我:你為何這麼低調?你生命經歷了那麼多苦痛,研習了那麼多的治療藝術,又成立了治療藝術中心,推動本港非主流的治療藝術的發展..... 為何仍那麼低調?不像其他導師一樣,包裝得很專業、很權威。

 這點我只想講:我實在太像我爸爸,一位沉默低調的人!我分享著老爸的能量狀態,行事為人低調!但另一方面,在課堂或帶領團體時,我也有著導師的非凡感染力,有著治療師的慈悲心、洞察力、創造力及治療能力!平日的我,就回到老爸的狀態,畢竟我與他是血脈相連啊!最重要的,我接納及喜歡自己的能量狀態,但同時又可以發展出其他的可能性!

 

13. 對非主流心理治療充滿誤解甚或偏見!

傳統心理輔導/治療工作者,對非主流的治療藝術並沒有親身體驗過,就存有懷疑/抗拒的態度!亦有少部分的參加者在坊間體驗過一些非正统訓練的治療藝術,覺得沒有什麼效果,就建立了一種對這種治療藝術的負面/刻板印像,這實在太可惜!

 

12. 傳統的心理輔導/治療工作者值得反思!

        香港有各式各樣的身心靈團體/課程,我大部份都親身體驗過。這些課程有不少有國際上背景的連繫,他們運用一些心理治療中的技術及理論,清晰的課程結構,加上精美/誇張的措詞,再加上導師的個人魅力,吸引了不少心靈痛苦迷惘的人參加。在那裏,你會得到很多正面的訊息及能力,得到群體的支持和掌聲,甚或得到療癒!對他們而言,認為傳統的輔導及心理治療是沒有效果的,他們甚至不考慮介紹朋友見社福機構的輔導,為何對傳統的方法投以不信任呢?傳統的心理輔導/治療工作者值得反思!

 

11. 治療藝術的世界像萬花筒,色彩變化萬千!

        治療藝術的世界像萬花筒,色彩變化萬千!曾經見過一些導師,學了某幾派的治療藝術,便感到自己擁了真理,手握尚方寶劍,認為可以協助個練解決一切困難!充滿傲氣及看不起其他人,這種心態普遍存在。身心靈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其複雜性是難以想像的!而每種治療藝術都有其特點、長處和限制,不同治療藝術往往是互補的。

 

回到頁首

 

 

10. 只有外籍導師才有水準 ?

 

有不少人認為外國的月亮特別圓,只有外籍導師才有水準......

我曾跟從超過一百多個外籍導師學習,當中有令人興奮、滿載而歸的,也有令人失望、回頭。本地導師同樣有這樣的現象。我想:關鍵不是膚色、外型,甚或什麼學歷、銜頭...... 最重要的是治療師本身的教學心態、智慧、盡心盡力及臨床經驗。而更重要的是:對導師的信任,以致持開放及参與的態度面對學習。

 

 

9. 推動本港非主流的治療藝術 (Healing Arts),培訓本地治療師!

3/2011

過去一年,生命原點努力推動非主流的治療藝術 (Healing Arts)給助人工作者及社會大眾,希望他們將經驗帶回服務社群、機構及身邊的人,發揮更大影響力!同行中,我們的服務擁有健康的社會形像,良好的參加者回應,也收到中醫師、家庭醫生、NGO等轉介!

來到中心的朋友,大部份都是接受者 (receiver),極少數是分享者 (giver) (愛、支持...),部份帶著不少的恐懼、疑惑、計算、比較、不願面對內在、傾向負面思想、受害者心態 .... 這些生命現象反映了人類心靈 ( 頭腦及情緒 ) 的複雜性。因此,人數多並不是生命原點的目標,除非有其他成熟有愛心的關愛者/員工的配合;否則,人 數多我們也照顧不到,老天爺一直眷顧我們!

過去,我們直接或間接聽到一些運作上的 feedback, 意見合用的而我們的資源又許可的話,我們也會嘗試去做。而有一些看法/判斷是個人內心的投射,如恐懼等情緒,我則以平常心面對之!

縱使中心遇到不少困難,無論電腦技術、資源的不足、員工的限制.....我們也一一面對。但聯絡/customer service的不足是這兩年面對的最大困難,這些都是最需要支持的地方!

雖然如此,我也學習了不少!始终工作是一個修行的道場,也是一個分享愛的平台!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總有它的價值

踏入2011年,我們會繼續推動本港非主流的治療藝術 (Healing Arts),培訓本地治療師!

生命原點始終是一個剛滿三歲的小孩,需要你們的愛、支持及充足的營養,才能健康地成長,展現生命力!

 

 

8. 案主是否準備好去面對?

過去三年,生命原點啟蒙了不少人,也幫助了不少情緒受困的人,有不少人在這裏表達被壓抑的情緒時痛哭流涕、療癒受傷的心靈、尋回內在的生命力,回到自己心靈的家 .....

而我們採用的 somatic psychotherapy,是現時歐美處理創傷 (Trauma)的一種極有效方法,加上 mindfulness的元素及其他治療技巧,發揮可以更大!當然「生命的轉化」需要一段時間,主要視乎Trauma本身的嚴重性;案主能否相信及堅持下去,找到自己的內在治療師;及最重要的是:案主是否準備好去面對(Readiness & willing to change ),如願意放下防衛機制,坦誠面對過往的傷痛等因素。

情緒釋放只是療癒的第一步。特別「對自己怨恨」的釋放,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見過不少朋友在釋放對自己怨恨 後,抑鬱及焦慮症狀就馬上減少,甚至消失..... 我在做家族系统排列時,體驗是比以前身體更敏感,直覺力更強,思想放空,零投射,更容易歸於中心,這就是清倒情緒垃圾的好處!

當然,思想垃圾同樣要清倒,方法也挺多.....  事實上,心靈成長的法門實在不少,而且是互為補足的!

回到頁首

 

 

7. 讓我們為生命服務!

「生命原點」兩歲啦!

  20/3/2010

對一個兩歲的幼兒,實在需要您們的愛與支持!回顧過去一年,有一件值得興奮的事,本中心創辦人及資深治療師獲第三屆世界自然醫學高層論壇盼受「優秀自然醫學專家獎」,肯定及讚揚創辦人對「身心醫學」的研究及貢獻。還有更多:

 

發展多元化的身心靈課程,當中包括「內觀藝術整合」系列「身體導向情緒治療法 」的成長模式

引入不同海外及本地導師,成功開辦不少課程

* 有超過三干位朋友收取我們的「通訊」

* 中心有了第一位員工,協助行政及聯絡工作

* 推出「課程優惠」計劃,鼓勵更多人接觸心靈課程

* 推出「服務滿意保證」計劃,肯定服務質素

* 在網頁中設立「寫給內在孩童的情書」,推動更多人擁抱內心的孩童

推出「心靈探射燈」探討各種身心靈成長的題目

* 推出只收「塲地費」的活動,讓更多人接觸心靈的活動

* 已成功舉辦 78 場靜心晚會/日營

* 推出新生命的轉化~從治療到靜心之路」一個為期二年的個人身心靈成長計劃

推出「心因計劃~一個給慢性病者的心理情緒康復計劃」

   ........

去一年,「生命原點」提供了一個「平台」,讓追求身心靈健康的朋友及助人者去分享經驗與愛、在心靈成長這個漫長的旅程上,互相支持。縱使我們也面對不少困難,但也一一去面對!

 

最後,以這一句話寫下我的心聲:讓我們繼續為生命服務!

 

 

 

6. 生命原點的使命            11/2009

 

支持 情緒困擾者 成為自己的治療師  療癒受傷的心靈

 

促進 助人工作者 個人及專業的成長  展現愛與生命力

 

邀請 行有餘力者 分享你的愛與豐盛  品嚐施予的喜 悅

 

引領 靈性追求者 能擁抱每一個當下  經驗內在的神性

 

回到頁首

 

 

5.「生命原點」一歲喇!

實在有太多值得感恩的地方...       

 

「生命原點」自084底投入服務,以推廣「動態式靜心」、「心靈藝術」及「情緒健康」為使命,至今已一年了,在缺乏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我們可說是由零開始,一點一滴的累積成果,可說是一個奇蹟!當中,實在有太多值得感恩的地方:

 

我們擁有「良好及健康」的社會形象!

* 是全港極少數以「靜心」作為基礎的身心靈成長團體

* 良好的學員口碑

* 提供一個沒有商業利益關係」的成長環境及團體

* 提供一個「人性化及温暖」的成長環境

* 一個寬闊及舒適的身心靈活動室

* 充裕的物資

生命原點~一個治療師與身心靈的親密對話一書正式出版

* 有接近二百位朋友願意收取我們的「通訊

* 有接近一百位朋友曾參加我們的「靜心晚會/日營

* 已舉辦 56 場靜心晚會/日營 (至四月二十日止)

* 成功舉辦了十四個身心靈成長工作坊

* 舉辦了免費活動,如「心靈饗宴」、「心靈讀書會」「禪坐靜心」

* 與三間機構合辦身心靈成長課程

* 完成十九天「印度靜心之旅」

* 有數位愛護及支持中心的靜心朋友及義工

* 有數位「特約導師」

* 還有不少未能參與,但內心一直支持的朋友.............

* 還有更多......

 

縱使我們也面對不少困難:我們並沒有太多資源(人力及物力)做推廣工作,讓社會人仕認識我們的服務。另一方面是電腦技術的支援,給我們遇上不少障礙.... 但感恩的心一直不變!

 

 

                   4. 對情緒釋放的恐懼               

 

在情緒療愈中,「情緒釋放」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許多人害怕表達甚或接觸自己的情緒,怕負面情緒一旦釋放,便一發不可收拾.....這樣,我們便成了「壓力煲」,總有一天一發不可收拾,對人/事制造更多的傷害,這也是很多家庭或個人慘劇的主要成因。

 

過去,筆者也曾恐懼去接觸心靈深處的種種情緒。現在,我給自己空間去接觸/品嚐自己心靈深處的種種情緒、身體的感覺,然後用安全的方法將它們釋放出來、叫出來、哭出來、嘔吐出來..... 在生命原點裏,就是學習放下人格保護層,療癒內在受傷的小孩,學習再度信任「存在」,信任自己!

 

回到頁首

 

3. 情緒釋放只是治療的第一步             

 

假如我們的思想模式是負面的(如兩極化、非黑即白、完美主義的、災難性的.....),情緒垃圾會逐漸堆積起來,等待另一次的爆發!更重要的是:面對我們從小到大學到對人對事的「負面信念 False Beliefs,解除這些根深蒂固的「限制性信念」及缺乏彈性或不合時宜規條,這就是成長或生命轉化的第二步。第三步就是透過 「靜心」,與自己內在的神性或佛性相遇,整個人就會回復平靜、祥和,內心感到一份圓滿無缺,與宇宙融為一體的感覺。

 

 

2. 推動「擁抱內在小孩、成為自己父母」運動!  

 

許多人將照顧「內在小孩」的責任交給別人,於是產生很多抱怨,期望身邊的人照顧他的情緒,滿足他的種種需要..... 這帶來關係的緊張和不穩定。在個人成長及臨牀服務中,我深深體會到沒有一個人可以代替你去照顧你的內在小孩,只有你才可以滿足小孩的需要,替小孩醫治、包紮傷口,無條件的愛他,接納他,肯定他!

一直以來筆者很想推動「擁抱你的內在小孩」這個運動,學習成為「內在小孩」的父母,但礙於人力物力的限制,只可由自己的工作開始!

 

1. 帶著防衛來保護曾受傷的自己    

 

很奇怪,有部份人仕從未接觸過我們,從未參與過我們的成長活動,便抱著懷疑甚或抗拒的態度。縱使我們是跨越宗教的靜心團體,縱使我們的形像很健康,縱使我們有良好的口碑.....

 

「懷疑、不信任」-是人性裏普遍存在的心態!從小到大我們便被教導去懷疑、不信任這個世界:社會是危險的,人是不可被信任的,就算連自己也不可信!對一些曾被親人或信任的人傷害過,甚或被虐待過的人,這種不信任、懷疑的眼光會更明顯、甚或投射出許多的憤怒、怨恨別人的心態...... 這樣,我們發展出很多「防衛」來保護自己,厚厚的圍牆,免再次受傷害!